从地球到月球(凡尔纳漫游者系列·第2辑)

第六章 在美国不可能不知道的和不再允许相信的东西

字体:16+-

第六章

在美国不可能不知道的和不再允许相信的东西

巴比凯恩的建议引起的直接反响是,有关月亮的天文现象立刻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每个人都开始了对月亮的刻苦研究。好像它在地平线上还是第一次露面,谁都没有在天空中看到过它似的。月亮女神变得风行一时,她虽然当了皇后,但仍旧朴实无华,虽然跻身于众多的“恒星”之列,却毫不盛气凌人。各报纷纷重新刊载以《狼的太阳》为主题的古老故事。它们提到,远古时代愚昧无知的原始人曾认为它能主宰人间祸福。它们用各种方式歌颂月亮;如果再发展下去,它们或许会引用它的风趣话了,全美国都沉醉在“月亮狂”之中了。

至于科学杂志,它们更加关注与大炮俱乐部计划有关的各种专门问题;它们公开发表了剑桥天文台的信,就此发表评述,并且毫无保留地表示支持。

一句话,哪怕是一个文化知识最低的美国人,也应该了解关于地球卫星的天文学知识,即使见识最狭隘的老太婆,也再不会相信有关月亮的迷信了。科学通过各种形式向他们灌输;它通过耳濡目染深入人心;在天文学方面再也没有傻瓜了……

直到这时,仍有许多人不知道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怎样计算出来的。于是,人们趁此机会告诉他们,这个距离是通过月球的视差而得到的。如果有人对“视差”这个字眼弄不懂,人们就会向他解释,视差是从地球半径的两端一直引到月球的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度。假如他们对这种方法是否完善尚存疑惧,人们就可以立刻向他们证实,不仅平均距离为二十三万四千三百四十七英里,而且天文学家的计算误差不超过七十英里。

对那些不大熟悉月球运行情况的人,报纸每天向他们讲解:月球有两种不同的运动,第一种是围绕轴线的自转,第二种是围绕地球的公转,两种运动时间相等,即在二十七又三分之一天中完成。

自转运动导致了月亮表面的白天和夜晚;不过每个太阴月只有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两者均为三百五十四又三分之一小时。但有幸的是,月亮面向地球的一面被地球的光线照亮,强度相当于月亮光的十四倍。至于我们永远看不到的另一面,它自然就是整整三百五十四个小时的黑夜了,仅仅接受到一些苍白星光的调节。这种现象的产生完全是由于自转与公转的时间完全相等,根据卡西尼和赫歇尔的论点,这种现象与木星的卫星一样,很有可能其他所有卫星也是如此

有些求知欲强但脾气犟的人,一开始不明白,既然月亮公转时总是同一面面向地球,为什么在同时又能自转一周呢?于是,人们就对他们说:“到你的饭厅里去,眼睛始终望着饭桌中心,当你绕完一个圈子,你自己也转了一圈,因为你的目光已经相继扫完了饭厅的每个角落。很好,饭厅就是天空,桌子就是地球,而你,就是月亮!”他们听了这个生动的比喻,就高兴地走开了。

月亮就这样总是同一面向着地球;不过,必须更进一步明确指出,由于月球有一定的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的摇摆——叫做“天平动”,在地球上看到的这一面略大于月轮的一半,即百分之五十七左右。

当原来一无所知的人和剑桥天文台台长一样,对月亮的自转运动了如指掌时,就开始对月亮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担心起来,二十家科学杂志迅速作出反应,向他们介绍这方面的知识。于是他们明白了以下情况:可以把布满星星的太空看成一块巨大的钟面,月球在钟面上运行,给地球上的全体居民指出真正的时刻;在这个自转运动中,黑夜的天体呈现出不同的月相,当月球与太阳相对时是满月,即三个星球处于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当中;当它背着太阳时是新月,这时它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最后,当它与太阳和地球形成一个直角并处于角顶时,就是上弦或者下弦。

于是,有几个头脑敏锐的美国人得出结论,只有在合或冲的时候才会有食的现象,他们说得很在理。在合时,月球可以遮住太阳,而在冲时,却是地球遮住太阳。之所以达不到每个太阴月有两次食,那是因为月球运行的轨道与黄道是倾斜的,换句话说,是由于与地球轨道平面倾斜的缘故。

至于黑夜的天体在天际线上可达到什么高度的问题,剑桥天文台的信中早已写明。谁都明白,这个高度根据人们观测的地点的纬度不同而异。但月球经过天顶点,也就是说它正好直接位于观察者们头顶的地方,必须是在南北纬二十八度到赤道之间的地区。为此,信中再三要求,必须选择地球上的这一部分地区来进行实验,使炮弹得以垂直地发射,好尽快摆脱地心引力的作用。这是保证发射成功的基本条件,它并没有让公众舆论为之过多操心。

至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剑桥天文台早已明白地告诉大家,包括各国对此知之甚少的人们,也是很清楚的。天文台指出,月球轨道不是一个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地球占据了两个圆心中的一个。所

有的行星轨道全是椭圆形的,所有的卫星轨道也是这样,理论力学准确地证明,它们不可能是别的样子。月球位于远地点时离地球最远,位于近地点时离地球最近,这早已是家喻户晓的了。

所有这一切,都是每一个美国人不能不知道,也不该不知道的东西。虽然这些真实原理得到了普及,可许多错误认识和一些毫无根据的害怕,却一下子难以根除。

例如,有些善良的人们坚持认为,月球是一颗古老的彗星,沿着其狭长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在接近地球时,被约束在地球的吸力圈内。这些“沙龙天文学家”自以为这样就可解释光辉灿烂的月球表面的烧灼现象,真是无法挽回的不幸。

可是,当人们提醒他们,彗星有大气层,而月球只有很少空气或者没有时,他们就张口结舌,无话可说了。也有一些胆小怕事的人对月球有些畏惧情绪。他们曾听说,自从哈里发时代的观测以来,月球的公转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越来越快了;他们由此作出非常合乎逻辑的推断,由于运行的加速,必然导致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日益缩小,如此因果循环发展下去,总有一天月球会掉到地球上来。然而,当人们告诉他们,根据法国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的测算,这个加速极为有限,而且紧接着会有成比例的减速时,他们为后代子孙的担心和害怕也就烟消云散了。因此,在未来的世纪中,太阳世界的平衡就不会受到打扰了。

最后就剩下比较愚昧的迷信阶层了。这些人并不满足于一无所知,他们知道很多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他们熟知月球的来龙去脉。有些人把月亮看做一轮光滑的明镜,从中可以看到地球的各个角落,互相沟通思想。另一些人则声称,在一千次对新月的观测中,有九百五十次会引起诸如洪水、革命、地震、暴雨等巨变,因此他们相信黑夜的天体对人类命运有神秘的影响,他们把月亮看成人类生存的“真正平衡的力量”,他们猜想每个月球人都和地球上的某一个居民有一种感应联系,他们认为生命体系完全受它控制,并固执地断言,新月时大都生男孩,下弦时大都生女孩,等等。但是归根结底,我们必须抛弃这些庸俗的错误,回到唯一的事实真相上来。诚然,假若月亮被剥掉了它的迷信影响,就会在一些崇拜奉承者心目中丧失所有的权威,有些人对它转过背去,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对它表示赞赏的。至于美国人,他们唯一的雄心壮志就是想征服太空中的这块新大陆,把美国星条旗插上月球顶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