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球到月球(凡尔纳漫游者系列·第2辑)

第七章 炮弹的赞歌

字体:16+-

第七章

炮弹的赞歌

在10月7日那封有纪念意义的回信中,剑桥天文台已经从天文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今后的关键就是从机械上加以解决了。当时,除了美国以外,别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对实际困难感到束手无策。在这儿,他们可是易如反掌。

巴比凯恩主席不失时机地在大炮俱乐部里任命了一个执行委员会。他要在三次会议期间弄清大炮、炮弹和火药三个大问题。执委会由在这些方面享有盛名的四位专家组成,他们是巴比凯恩(在赞成与反对票相等的时候,他有决定性的一票)、摩根将军、艾尔菲斯顿少校,还有必不可少的杰·特·马斯顿,他担任秘书和发言人职务。

10月8日,执委会在共和街三号巴比凯恩主席的家中举行会议。考虑到不能因饥肠辘辘而干扰如此严肃的一次讨论会,这十分重要,大炮俱乐部四位会员就在一张放着三明治和几把大茶壶的桌前就座。马斯顿立刻把笔在假手上的铁钩上拧紧,会议就开始了。

巴比凯恩首先致辞:

“亲爱的同事们,我们需要解决弹道学上最主要的难题中的一个,这门杰出的科学专门研究抛射体的运动,也就是说利用某一种推动力把物体送入太空,然后听任其自然前进的运动。”

巴比凯恩首先致辞

“啊!弹道学!弹道学!”马斯顿激动地喊道。

“看来,”巴比凯恩接下去说,“我们第一次会议先讨论机械问题,也许比较合乎逻辑……”

“是这样。”摩根将军应声附和。

“可是,”巴比凯恩继续说道,“经过再三考虑,我觉得炮弹问题应放在大炮前面进行研究,因为大炮的大小必须取决于炮弹的大小。”

“我要求发言!”马斯顿叫道。

由于他辉煌的过去,他的要求立刻得到允许。

“亲爱的朋友们,”他兴奋地说道,“我们的主席把炮弹问题放在其他问题的前面研究,这完全正确!我们将要发射到月球上去的这枚炮弹是我们的使者、我们的大使,请允许我纯粹从精神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这种从新奇的角度看待炮弹的观点,引起了委员会成员们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他们格外注意听马斯顿的发言。

“亲爱的同事们,”马斯顿接着说下去,“我的话很简单,我把炮弹的物理学问题,把炮弹的杀伤力先搁在一边,现在只从数学和伦理学方面来谈谈炮弹。我认为炮弹是人类力量的最光辉体现,炮弹本身就概括了这一切,通过它的创造,说明人类和造物主已相差无几了!”

“说得好!”艾尔菲斯顿少校说。

“确实如此,”马斯顿继续往下说,“如果说上帝创造了恒星和行星,那人类就创造了炮弹,这是地球上速度的最高标准,这是太空行星的浓缩,而实际上,行星也不过是一些在太空遨游的炮弹而已!自然界中有电速、光速、恒星速、彗星速、卫星速、音速和风速!但属于我们的是炮弹速度,比火车和千里马还要快一百倍!”

马斯顿心荡神驰,以抒情的声调唱起了这首炮弹的神圣赞歌来了。

“你们想不想看具体数字?”他继续往下讲,“下面就是一些有说服力的数字!就拿最普通的二十四磅炮弹来说吧,虽然它比电慢八十万倍,比光慢六百四十倍,比绕太阳运行的地球慢七十六倍,可是,它离开炮膛时,就比音速还要快,每秒钟走二百托瓦兹,十秒钟走二千托瓦兹,每分钟走十四英里(约合二十四公里),每小时走八百四十英里(约合一千四百四十公里),每天走二万零一百英里(约合三万四千五百六十公里),也就是说,等于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的速度,每年走七百三十三万六千五百英里(约合一千二百六十二万三千零四十公里)。这样,它到月球只要花十一天,到太阳用十二年,到太阳系最边缘的海王星用三百六十年。这就是一枚普通炮弹所能达到的能量,它就出自我们的双手!当我们以每秒七英里的速度——比上面速度快二十倍——发射时,又不知将是什么景象!啊!神奇的炮弹!辉煌的炮弹!我多么喜欢想象你在那儿受到地球大使般的隆重接待啊!”

这篇响亮的结束语迎来了一片欢呼声,心情激动的马斯顿在同事们的祝贺声中坐了下来。

“刚才已经作了大半天诗,”巴比凯恩说,“现在我们开门见山,直接研究问题吧。”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委员们每人吃了半打三明治以后回答说。

“你们已经知道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了。”巴比凯恩接着说,“关键在于给予炮弹以每秒一万二千码的速度。我有理由认为,我们一定会成功。但是在目前,我们先来检查一下迄今为止我们已经达到的速度,摩根将军可把这方面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太容易了,”将军回答说,“因为战时我曾是试验委员会成员。因此,我可以告诉你们,一百磅的道格林炮弹射程

为二千五百托瓦兹,初速为每秒五百码。”

“好的,那罗德曼的‘哥伦比亚’呢?”主席问道。

“在纽约附近汉密尔顿要塞的试射中,罗德曼的‘哥伦比亚’把一枚半吨重的炮弹发射到六英里远,速度为每秒八百码,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和巴利赛可从未取得过这样的成绩。”

“呸!英国人!”马斯顿边说边用他那令人生畏的铁钩子指着东方。

“这么说来,”巴比凯恩接着说,“八百码想必是目前能达到的最快速度了。”

“是的。”摩根回答。

“可是,我说,”马斯顿反驳道,“假如我的迫击炮没有爆炸的话……”

“不错,可它已经爆炸了。”巴比凯恩做了一个亲切的手势答道,“那咱们就把八百码的速度作为起点吧!必须提高二十倍。因此,把如何提供这样的速度的方法放到另一次会议进行讨论吧。亲爱的同事们,我提请你们注意,炮弹要多大才合适?你们自然会想到,现在要谈的可不是那种最多不会超过半吨重的炮弹了!”

罗德曼的“哥伦比亚”大炮

“为什么不是?”少校问。

“因为这枚炮弹,”马斯顿抢着回答,“必须相当大,才能引起月球人的注意,如果那儿有人的话。”

“对,”巴比凯恩回答,“但还有一条更重要的理由。”

“什么理由,巴比凯恩?”少校问。

“我的意思是说,光是发射炮弹就再也不管它了,这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在飞行过程中跟踪它,直到它到达目的地为止。”

“啊?”将军和少校同时发出疑问,他们对这个建议稍感意外。

“毫无疑问,”巴比凯恩信心十足地说,“毫无疑问,不然,我们的实验就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那么说,”少校反驳道,“你要把这枚炮弹造得很大喽?”

“不是的,请听我往下说。你们都知道,光学仪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些天文望远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六千倍,可以把月球的距离缩短到四十英里左右(合六十四公里)。可是,在这样一个距离内,只有六十英尺宽的物体才能完全看清楚。我们没有再把天文望远镜的观测力扩大,因为再扩大下去,就会使物体的光度减弱,而月亮只不过是一面反光镜,不会放射足够强烈的光线,因而扩大的倍数不能超过这个限度。”

“好呀!那你打算怎么办?”将军问,“把你炮弹的直径定为六十英尺吗?”

“不是!”

“那么,你想要使月亮更亮一些?”

“正是。”

“这有些过分了!”马斯顿喊道。

“是的,很简单,”巴比凯恩回答,“事实上,只要我能设法减低月亮穿过的大气层的厚度,不就可以使月亮更光亮吗?”

“当然喽!”

“那好!为了取得这个效果,我只要把天文望远镜架在某个高山上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

“我懂了,我懂了,”少校回答,“你使问题变得简单化了!……你希望用这样的方法放大多少倍?”

“放大四万八千倍,把月球的距离缩短到只有五英里,这样,物体直径只要九英尺左右就可看得一清二楚了。”

“好极了!”马斯顿叫道,“我们的炮弹直径将是九英尺吗?”

“正是。”

“不过,请允许我指出,”艾尔菲斯顿少校说,“这个重量还是相当可观,而且……”

“啊!少校,”巴比凯恩回答说,“在讨论其重量之前,让我告诉你们一个情况,那就是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可创造了不少奇迹。有人说弹道学近来停滞不前了,我可从没这么想过,然而,了解一下从中世纪以来,已经取得的惊人成就,我敢斗胆说一句,比我们的成就更加辉煌,这对我们是有益的。”

“举个例子!”摩根反驳道。

“请你加以证实!”马斯顿紧接着喊。

“这真是轻而易举的事,”巴比凯恩回答,“例子不胜枚举。比方说,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时,在君士坦丁堡发射的石弹就有一千九百磅重,体积想必相当可观。”

“哎哟!”少校说,“一千九百磅,这可是个大家伙!”

“骑士年代,在马耳他岛,圣艾尔玛堡的一门大炮射出的炮弹重达二千五百磅。”

“不可想象!”

“还有,根据一位法国史学家的记述,路易十一王朝时,有一门迫击炮发射了一枚只有五百磅重的炮弹,但这枚炮弹是从疯子关贤人的地方——巴士底监狱发射的,它一直落到贤人关疯子的地方——夏朗东。”

“好极了!”马斯顿说。

“从那以后,你们又看见了什么?阿姆斯特朗大炮的炮弹重五百磅,罗德曼的‘哥伦比亚’炮的炮弹重半吨!似乎炮弹的射程越来越远,而重量却越来越轻。因此,如果我们把精力转移到

这一方面,借助科学的进步,我们一定可把穆罕默德二世和马耳他骑士们的炮弹重量增加十倍。”

“这是自然,”少校回答,“但你打算用什么金属造炮弹?”

“很简单,用铸铁。”摩根将军说。

“呸!用铸铁!”马斯顿以轻蔑的语气喊,“要上月球的炮弹用铸铁未免太平常了。”

“别言过其实,敬爱的朋友,”摩根回答,“铸铁就足够了。”

“那好吧!”艾尔菲斯顿少校又说,“既然重量与其体积成正比,那么,一枚直径九英尺的铸铁炮弹,重量也是相当吓人的!”

“如果它是实心的,当然很重,可如果是空心的,情况就不同了。”

马耳他岛的大炮

巴比凯恩说。

“空心的!这还算炮弹吗?”

“我们可以把信件放在里面,”马斯顿反驳道,“还有我们地球上产品的样品!”

“是的,就是一枚空心炮弹,”巴比凯恩回答说,“而且只能如此。一枚一百零八英寸的实心弹重达二十万磅以上,显然太重了,可为了使炮弹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我建议炮弹重量为五千磅。”

“那炮弹的内壁多厚?”少校问。

“如果我们根据常规的比例,”摩根继续说,“一枚直径一百零八英寸的炮弹内壁至少要两英尺厚。”

“这太厚了,”巴比凯恩插话,“请注意,我们现在谈论的,并不是用来穿透钢板的炮弹,因此内壁厚度只要足以承受火药爆炸的气压就可以了。问题在于:一枚只有二万磅重的铸铁空心弹应有多厚的内壁?我们的计算能手,亲爱的马斯顿会在这次会议上当场告诉我们的。”

“这再简单不过了。”尊敬的执委会秘书回答。

他一面说,一面在纸上画了几个代数公式,在他的笔下出现了一些n和x的二次方。他甚至好像根本没费什么劲儿,就求出了一个立方根,然后说:

“内壁不过两英寸厚。”

“这够吗?”少校以怀疑的口吻问。

“不够,”巴比凯恩主席答道,“很明显,不够。”

“那怎么办?”艾尔菲斯顿一副为难的样子。

“不用铁,换另外一种金属。”

“用铜?”摩根建议。

“不行,这还是太重,我觉得还有比铜更好的金属。”

“到底是什么?”少校问。

“铝。”巴比凯恩答道。

“铝?”主席的三位同事一起叫喊起来。

“不用怀疑,朋友们。你们知道,1854年,著名的法国化学家亨利·圣克莱尔·德维尔成功提炼出了结构紧密的铝块。这种贵重金属色白如银,像金子一样永不变质,像铁一样坚韧,像铜一样易熔,像玻璃一样轻。它便于加工,在大自然里分布很广,因为矾土是绝大部分岩石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比铁轻三倍,好像老天爷把它创造出来就是专门用来做我们炮弹的材料似的!”

“万岁!铝!”执委会秘书又叫了起来,他在高兴时,总是叫叫嚷嚷的。

“可是,亲爱的主席,”少校问,“铝弹的成本价格不会太高吧?”

“在刚发现铝时是很贵,”巴比凯恩回答,“每磅铝的价格为二百六十到二百八十美元(约合一千五百法郎),然后,降到二十七美元(合一百五十法郎),最后,到了今天,就只要九美元(合四十八点七五法郎)了。”

“即使九美元一磅,”少校有点儿不以为然,“这仍旧不是个小数目,还是很贵呀!”

“是贵了点儿,亲爱的少校,但不是高不可攀!”

“炮弹应有多重?”摩根问。

“我计算的结果是,”巴比凯恩回答,“一枚直径一百零八英寸,厚十二英寸的铸铁炮弹,重六万七千四百四十磅,如果用铝制炮弹,则重量将减至一万九千二百五十磅。”

“好极了!”马斯顿喊道,“它正符合我们的计划。”

“什么好极了!好极了!”少校仍不以为然,“你知道吗?一磅铝要九美元,那这枚炮弹要值……”

“值十七万三千二百五十美元(合九十二万八千四百三十七点五法郎),这个我很清楚,但不用担心,朋友们,我可以向你们打包票,我们的试验并不会缺钱。”

“钱会像下雨一样,掉进我们的钱箱里!”马斯顿说。

“好,就这样!你们对用铝弹还有什么意见?”主席问大家。

“通过。”三位委员异口同声回答。

“至于炮弹的形式,”主席接下去说,“问题不大,因为只要一穿过大气层,炮弹就到达真空地带了。我建议造一个圆形炮弹,它高兴的话,可以自己旋转,随心所欲。”

第一次执委会就这样结束了,炮弹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马斯顿想到要往月球发射一枚铝弹,心中很是得意:“让月球人知道,地球上的居民可是好样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