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铸炮的节日
在掘井的八个月里,铸炮的准备工作也同时在火速地进行。一位来到乱石岗的外乡人,一定会为眼前的景象惊叹不已。
在离井口六百码处,一千二百座反射炉环绕着这个中心矗立着。每座炉子有六英尺粗,彼此相隔半托瓦兹。它们连接起来足有二英里长。所有的炉子都是一个模式,安有一个四角形的烟囱,蔚为壮观。马斯顿对这种建筑布局格外赞赏,它使他联想起华盛顿的宏伟建筑物。在他看来,世界上没有比它更好看的建筑物了,即使在希腊,“那里也从未有过如此宏伟的建筑。”他说。
我们都还记得,执委会第三次会议已经决定用铸铁来铸造哥伦比亚炮。这种金属的确韧性高、延展性强,质地柔软,易于加工,适于翻砂;而且经过炭处理之后,质地优良,最适于铸造像大炮、蒸汽机汽缸、水压机等抗力强的机械。
但是,只经过一次熔炼的铸铁很难达到标准,必须通过第二次熔解,除去最后的杂质,才能提炼干净。
这样,铁矿石在运到坦帕城之前,都先在艾德斯普林的高炉里用炭和硅在高温下冶炼,进行炭化后成为铸铁,经过第一次提炼后,才运到乱石岗来。这可是一亿三千六百万磅的铸铁呀,如果通过铁路运输,花费太大,运输费用会使原料价格增加一倍。看来,只有在纽约租船把铁锭运往坦帕比较划算,这样至少也需要六十八条载重为一千吨的轮船。5月3日,一支名副其实的船队从纽约航道启运,取道大西洋,沿着美国海岸南下,驶进巴哈马海峡,绕过佛罗里达地角,再北上埃斯皮里图海湾,在同月十日平安抵达坦帕港抛锚。
货物卸下船以后就装上火车,运到乱石岗来,直到第二年元月中旬,庞大的物质才全部运到目的地。
人们不难理解,要同时熔化这六万吨铸铁,一千二百座高炉并不算多。每座炉子可以容纳近十一万四千磅金属;人们是按照浇铸罗德曼大炮的熔铁炉的模式制造的,它的形状呈梯形,拱顶是椭圆形的。炉膛和烟囱各位于炉子的两端
,以便整个炉子均匀加热。炉子用耐火砖砌成,只有一个用于烧煤的格子和搁放铁锭的炉床;炉床倾斜二十五度角,使得金属熔化后能直接流入承受器里,铸炮时,一千二百股金属熔液就从这里通过槽沟同时流入中央的井中。
掘井和砌体工程结束后的第二天,巴比凯恩马上指挥工人建造砂模;要在井中心竖起一个九英尺粗、九百英尺长的圆柱体,恰好填满了留给哥伦比亚炮内腔的空间。这个圆柱体由黏土和沙子混合而成,再掺上干草和麦秸。在砂模和砌体之间,将灌满金属溶液,它将形成六英尺厚的炮筒。
为了保持平衡,砂模得用铁骨框架加固,并每隔一段距离用楔入井壁的横档支撑着。炮筒铸好后,这些铁架和铁汁熔为一体,也就毫无妨碍了。
浇铸
这项工程是7月8日竣工的,于是决定第二天开始铸炮。
“铸炮的节日将是一个盛大的庆典!”马斯顿对他的朋友巴比凯恩说。
“那还用说,”巴比凯恩回答,“但这不是一个公共的节日!”
“怎么?您不打算对所有的参观者打开围栅的大门吗?”
“我还要好好守住大门,马斯顿,浇铸哥伦比亚炮至少是一项相当棘手的工作,如果不是危险的工作的话。我宁愿关起门来操作。如果人们想庆祝,可以到发射炮弹的时候,但眼下不行。”
主席说得在理。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料不到的危险,如果有大批参观者在场,会碍手碍脚,影响应付紧急情况。必须保持操作的广泛空间,除了专程来坦帕参观的俱乐部会员代表团以外,任何闲人不得进入现场。在这个代表团里,有精神抖擞的比尔斯比、汤姆·亨特、布洛姆斯贝瑞上校、艾尔菲斯顿少校、摩根将军,以及所有把铸造哥伦比亚炮当成他们自己的事情的人。马斯顿充当他们的向导;他让他们看每一个细节,带他们到处参观仓库、车间、机器设备,硬要他们把一千二百座熔炉一个一个看遍。等到看第一千二百座炉子时,他们实在有点儿受不了啦!
浇铸的时间是中午十
二点整。前一天,每一座熔铁炉都装上了十一万四千磅铁锭,它们是交叉堆放的,以便热气自由通行。从早上起,一千二百个烟囱向天空喷射着熊熊的火焰,大地也在轻轻地颤抖。要熔化多少金属,就要燃烧多少煤呀!因此,六万八千吨煤在太阳下喷出黑幕般的浓烟。
炉火呼呼作响,好似雷声隆隆,炉群周围立刻变得热气炙人。强大的鼓风机不断地吹着,给这些炙热的炉床送进充足的氧气。
操作的成功取决于迅速果断的指挥。只要信号炮一响,每座炉口就要放出铁水,全部排空。
一切安排停当,工头和工人们都焦急地等着决定性时刻的到来,大家都略微感到有点儿激动不安。围墙内已经空无一人,工头们都在自己的出槽口边各就各位。
巴比凯恩和同事们在邻近的一块高地上进行观察。他们面前摆着一门大炮,等着工程师的信号开炮。
正午前几分钟,最初的小滴铁水已经开始溢出了。铁水逐渐装满了承受器,当铁锭完全熔化后,人们还稍微等待了一会儿,以便使杂质分离出来。
十二点了。突然一声炮响,一道浅黄褐色的火光升上了天空。一千二百个熔槽一起开放,一千二百条火蛇同时爬向中央井口,展现着它们白炽的光环。火蛇互相撞击着,发出可怕的爆裂声,从井口直泻而下,直至九百英尺的井底。这真是一个惊心动魄、雄伟壮观的场面。铁浪把滚滚的浓烟抛向空中,砂模里的潮气同时化成了难以透过的蒸汽,从石头砌面的冒口喷了出来。这股人造烟云翻腾飞滚,升上天顶,直至五百托瓦兹的高空。这时,大地颤抖了。某个在天边游荡的野人,还以为在佛罗里达地下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火山口呢。然而这既不是火山喷发,也不是龙卷风和狂风暴雨,不是自然力的搏斗,也不是大自然产生的骇人现象!都不是!所有这一切,火红色的蒸汽,如同火山爆发似的熊熊火焰,好似地震般的地动山摇的颤抖,宛如暴风骤雨般的轰鸣,全是人类一手创造出来的,是人类的巨掌把铁汁像尼亚加拉大瀑布一样倾泻进深渊之中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