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理论联系实际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理论是否正确还要接受实践检验并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同时,理论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就会失去其活力与生命力。”对共产党人来说,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是共产党人特有的作风,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同时又要密切联系实际,把二者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不断胜利,根本就在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回顾我们党95年发展历程,可以说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不断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三次伟大飞跃。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独特的中国式革命道路,最终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首次将理论联系实际提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高度,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谆谆告诫人们的一条基本原则”。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中对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作出系统概括和论述,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品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党的95年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与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中国人民手中百战百胜的武器,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那么,何为理论联系实际呢?在实际工作又该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呢?早在19
41年,毛泽东便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这里讲的“矢”就是箭,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就是靶,就是中国革命实际。
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地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公民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品质和优良作风,共产党人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的实际进行认真研究,正确地解决历史中和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从中引出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首先要坚持以实践为主导。理论是否正确、是否有效、生命力之大小,归根到底要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是否能够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并在多大程度上推动实践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要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从具体实际出发,以主体实践为思维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去审视、检验、应用和发展理论。回顾我们党95年的发展史,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下,毛泽东立足中国革命实际,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及新民主主义论等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最终指引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而后又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取得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其次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并融会贯通理论的思想精髓,把理论作为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解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它为我们提供捕捉问
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转化为具体想问题、办事情的方法,使它真正成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再次要突出问题导向。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了应用,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是因为它能够指导实践。这就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尤其关注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问题,仔细观察和研究重大问题,从中捕捉信息、发现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并努力回答和解决问题,在破解问题并对现实问题做出创造性回应的过程中创新和发展理论。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废除静止地、孤立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把学习马克思主义与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这既是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需要,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根本目的。
此外,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中,还要特别注意反对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在反对教条主义这方面,我们党是有过正反经验的。在党的历史上,教条主义者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把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若干词句和外国的经验,当作教条到处套用,实际上他们并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大的错误,如20世纪30年代王明的“左”倾错误和十年“**”动乱中的“左”倾错误,从主观方面来说,都是教条主义作祟的结果。特别是“**”中,林彪、江青等人鼓吹“顶峰论”,鼓吹“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等等,严重破坏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造成了党内思想僵化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科学理论,都是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取得的成果。当前,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顺利前进,就必须继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品质,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时代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认识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把各项工作做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