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把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抓好
“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在2014年10月8日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并强调“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全面从严治党放在政治保证和组织基础的战略地位来看待和重视。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核心命题和重要标准。当前,我们的一些党员党性意识淡薄,缺乏问题意识、危机意识,一些部门、一些领导干部把管业务还是管党务分得清清楚楚,甚至以“业务型干部”自居,忘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党内职务,忘了我们党保持生命力的根本力量所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供思想基础。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抓好党建就等于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之后,党建工作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作内容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展开,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空头政治”问题;党内政治生活不断走向民主、团结、有序;党组织的构建和运行朝着系统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干部队伍建设依照“德才兼备”原则和“四化”方针进行;作风建设在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中整体保持良好势头等等。这些变化保证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导致党建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理想信念有所弱化、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危险日益增加、民主集中制中民主不够与集中不够并存,选人用人标准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存在片面化、简单化现象,一些基层党建工作存在活动娱乐化、内容空洞化等倾向……凡此种种,都表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状与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还存在不协调之处。这些突出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并得不到有效解决,原因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
不少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在“虚”和“实”之间选择“实”,认为抓发展“实”,抓党建“虚”,抓党建上级看不见、群众摸不着,每年根据上级部署开几次会、走一下形式就可以了,没必要在党建工作上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宽”和“严”之间选择“宽”,将发展经济与从严治党对立起来,认为认真抓党建会束缚自己和其他干部的手脚,导致工作活力下降,不但影响经济发展,甚至还会影响自己的选票。因此,在抓党建到底是“宽”还是“严”的问题上选择了“宽”。说到底,一些领导干部不想、不敢严抓党建工作的思想根源还是个人私心杂念在作祟——把个人的升迁放在第一位,没有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对于这些从个人利益出发,忽视、轻视党建工作已经和必将造成的严重危害,导致的便是党性意识淡化,理想信念动摇、意识形态能力弱化, 反过来也将导致自身抵御风险和诱惑的能力淡化,从而形成腐败、官僚主义、唯上不唯实、脱离群众等违背党内政治生活的不良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明确回答了党建是最大的政治,是最大的政绩,事关党的事业大局,也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关键。作为“关键少数”,如果党的领导干部对党建都不当回事,那么党内政治生活所呈现的形态可想而知。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关键少数”而言,把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就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的要求,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工作实践中,把抓好党建作为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抓好党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把党建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部署、考核。在我们党95年的发展历程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而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些长期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纷纷垮台,虽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忽视自身建设,纪律松弛,腐化变质,导致组织分崩离析。在世界政党发展史上,大凡能够长期执政的政党无不重视自身建设。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并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进展,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我们要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新台阶,就必须抓好党建工作。一方面,抓好执政党自身建设本身就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中所处的地位,也决定了执政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都高标准、严要求。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好党建第一责任,明确“党内职务不是政治荣誉,而是政治责任”;要坚持把党建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部署、考核;要在考核体系中加大党建工作内容的权重,述职要述党建,群众评议要评党建,选拔任用干部要看抓党建的情况。
要把抓好党建作为一切政绩的基础和前提。在党的历史上,无论是“三湾改编”还是“古田会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都把抓好党建作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和前提。正是紧紧抓住党建这个根本,中国共产党才从初期的右和“左”的错误中走出来,经过延安整风,真正成为一个理论上成熟、思想上统一、作风上健康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时,将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并列为“三大法宝”。抓好党建不但是一切政绩的基础和前提,更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现实的客观反映。当前,中国发展进入关键期、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风险,这都要求中国共产党具有牢固的政治信仰、辩证的思想方法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否则,中国的改革发展就很难继续向前推进,甚至还有倒退滑坡的可能性。但政治信仰、思想方式与工作作风不会自动产生,是需要在党的理论、组织和作风建设中磨砺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党的自身建设,不全面从严治党,就很难取得其他方面的成绩。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在施政过程中,就得把抓好党建作为一切政绩的基础和前提,把党建与关注民生、情系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等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总而言之,没有了党建,其他政绩再好都毫无意义;没有了党建,党内政治生活也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抓好,将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重要基础的全面从严治党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实”发展相结合起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发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