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做洁净党内政治生态的维护者建设者
政治生态作为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状况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是党内政治制度、政治生活、政治文化等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核心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政治生态是否“山清水秀”,直接关乎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关乎“四个全面”战略的根本实施。政治生态一旦破坏,毁坏的不是一两个党员干部,而是一个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中,领导干部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每一位党员干部而言,都应旗帜鲜明地做政治生态的建设者和推动者,而不是破坏者、污染者。当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补足精神之“钙”,树起理想信念之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出现动摇,就有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共产党员只能姓“共”,如果不姓“共”,那就连最起码的政治观、原则观也丢了,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就非常危险。因此,必须要把加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只有树立起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之帆,我们的事业之船才会愈行愈远。树牢规矩意识,带头讲政治作表率。“
不讲规矩,无以成方圆”“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一个政党,如果没有自己的一整套党的纪律和规矩作保障,岂不成了一盘散沙?我们从建党之初的十几名党员到如今一个有着数千万党员的大党,一路风雨走来,如果不讲规矩岂还了得?我们党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靠的就是在不断实践中积累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纪律、传统和办法。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遵守和继承的。只有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心中都装着规矩,并潜移默化成自觉行动,我们党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团结有战斗力、在世界政党之林立于不败之地的政党。
学习好遵守好党章,守住为官做人底线。 对于每一位党员干部而言,无论身在何位,都必须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有“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的思想境界。当前,我们党内有很多有干事能力的党员干部和曾干出大量成绩的党员干部被拉下马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到端正“官念”,突破了为官做人底线。他们常常把个人利益置于组织利益和人民利益之上,把个人置于党纪国法之外,在日常工作中大搞权钱交易和利益输送,不仅丢掉了“人民公仆”的本色,还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随着反腐制度的常态化,各级党员干部应该主动适应这种新常态,学会在监督和“高压”下工作,真正把党的纪律和规矩作为为官之道和行为准则。
培植生态沃土,不搞团团伙伙。对于党的领导干部,一方面要严格党内生活,强化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
宗旨教育、作风教育和纪律教育;另一方面,还必须从制度上对如何选人用人进行科学的设计,培植选人用人的一方沃土。尤其是靠制度选人用人,搞五湖四海,而不能搞团团伙伙,要打破人身依附关系。老话说:“人搭人,鬼搭鬼,苍蝇喜欢搭烂腿。”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以山西塌方式腐败为教训,既要有拒进“小圈子”的意识和勇气,主动跟“小圈子”、拉帮结派、搞江湖哥们义气等党内歪风邪气作坚决斗争,又要筑牢思想防线,树立坚定的党性观念、纪律观念、原则观念、是非观念,确保思想的“总开关”不被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所锈蚀。
2016年7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作出示范。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实践中,每一名党员干部既可以是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推动者和构建者,也可能变成污染者和破坏者。因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需要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新形势下,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还必须发挥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头雁效应”,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争当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表率,不当污染源,不做感染者、传播者,要做良好政治生态的维护者和建设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