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捕

第406章

字体:16+-

第406章

“直到后来找我,问我能不能帮她修下机关木偶。说是山上的几个阵法机关学徒都离了山,只有一个大师在山上忙着她也不好意思去打扰。听说我也懂机关阵法,所以就寻了上门。”

“自那次修好机关木偶以后,我们才算是有些交情,她也多次遇上都说要请我小吃一餐表示谢意,你们也知道,我就一木头,平日里不太近人情,也以一直没有去。她见我不去也没坚持,就在年底给我送了一份饺子来,说是陪着我一起吃,共同过个小年。”

铎辞听到陈青墨说在这,就忍不住插了嘴:“敢情你饺子包得好就是这缘故。我就说你打小除了做饭比我强,做活方面也没有别的比我强啊,要是有毛刺的活计你还不如我,缩手缩脚哩!我们家里从来没包过饺子。你自己也不爱吃饺子,怎么就能把饺子包出花来,比一般的食肆还做得精致。完全就没道理啊,原来是这缘故!”

陈母听铎辞这么一说,也是醒悟过来,连连点头称是。不过看到陈青墨脸现不奈之色,又拍了一下铎辞,说道:“别打岔,安静些听你哥讲!”

铎辞听了陈母话语,当即闭了嘴望着陈青墨。陈青墨见此也没了借口不讲。于是又讲道:“经过这次以后,我和葭也算是有了更深些的交情,见着面也能问候几声。有了交情葭也就偶尔会来找我聊聊天什么的,后来见我经常下山行走,也会托我帮着送个口信送到山下或者是临江城,有时也让我帮着买个什么物件之类的。”

“都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这样我也不好拒绝,一来二去就双方熟悉了。她也来我那勤些,偶尔也会送些小礼物给我。但我也没往心里去,只当是普通朋友。只是这后来交往多了,觉得她人挺不错哩。性子温和,善解人意,最主要还是善良、孝顺、骨子里又有韧性。”

“我觉得她人算是挺好的,要是能娶回家做媳妇也不错。妈,你也知道,我这个人就喜欢善良的人,我觉得善良的人本性就不坏,就算有时做错些什么也是无心之失。甚至是好心办了坏事!”

说到这,陈青墨语速慢了下不,声音也低深也许多,有些感慨的说道:“妈,善良的人好,至少你睡在她身边的时候,自己也能安心,睡得踏实。不需要睡着了还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防着枕边人对你起了恶心。如果是那样,我还不如单身算事!”

第637章 赢(十五)

陈母见下面几个小孩也咚咚咚的正在上楼。陈青墨兄弟和自己也在,于是便对着陈青墨说道:“我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妥,陈青墨哥俩以为这样可行不?”

听陈母相问,陈青墨和铎辞对视了一眼,见弟弟铎辞没有反对,便说道:“也行。既然大家都在,那就在楼上吃吧,反正也不算麻烦。”

见是大家都同意,陈母和儿媳两人这才唤了佣仆,把楼上厅里的绒毯收了,露出板面后摆上备用的桌椅。放上碗筷和吃食。陈母也趁此下楼换了衣裳。把葭的冕服收了,说是洗好后再放回箱笼。

近些年来,梅村也和城市里一样,把早上的正餐改成了早饭。不再是煮饭和炒菜。换成了粉粥之类的食物。这样可以节省些时间多做些活计。不过陈家却是不行!

每次早饭都是老大的难题。因为每个人喜欢的食物不一样。喜喜欢粉面,从来不喝粥。小七主要是喝粥,粉面要喜欢的时候才吃些。芸也不比正餐什么都吃,挑着要吃粉面。陈青墨喜欢喝粥,不过要是遇上粉面过多有余时也会吃点。怕浪废了反而不美!陈母也是如此。

铎辞倒是什么也不挑,但吃得好少。林氏更是不吃粉粥面三样,一定要吃米饭才成,另外还要做几个菜下饭。所以虽说是早饭,但也是满满当当的摆了一大桌子。林氏面前更是摆了几样小菜,不过也不是单为她一人而准备。若是众人喜欢,也能捅上几下筷子。毕竟一个人也用不着那么多菜。

一家三代七口人就围着食桌边吃边聊。聊得众人都不记得自己吃了多少碗。陈母见喜面有痛色,好象有些不舒服坐在那不动。便对着喜说道:“喜,你既是吃撑了,就莫要逞强,把面剩下也就是了,回去躺着休息就好。”

“要不然你就在前面阳台上的太师椅上躺会也成,那也能晒会太阳。可以见见光,对身体好。若是整日里躲在房里如小媳妇一般不见人也是不行的!”

喜正端着碗看着碗里没吃完的面条发愁,听到陈母这么一说,顿时就放下碗筷,捂着肚子出了门去了前面阳台。陈母见喜出去了,这才又对着铎辞夫妇说道:“喜这孩子就这样,经常不注意便会食的过饱,你们以后要多注意些才是!”

铎辞夫妇听了陈母说话。连忙应着答道:“婆婆,我记得了!”

“妈,我晓得!”铎辞回答完母亲,又想着芸会不会也是这样,打量过去才发现芸很少吃碗里的面食,而是老是拿筷子夹着她母亲面前的菜吃。

看到这些,铎辞不由的笑了,说道:“芸就是人精,人也吃得精。”

“敢情这就不是在吃面,而是专门在吃菜,还专拣着好的夹!”

铎辞这话一出口,一桌人就笑了起来。芸今年才虚岁十岁,也是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讪讪的附和着笑了两声。便猛扒几口想着把面吃完就要放下筷子。

陈母见此,忙劝道:“芸,别听你爸的,婆婆就喜欢你这样!不像喜那斋公一样,什么都不吃。小七也挑,比不得芸。吃得多才长得快,多吃些。喜欢什么就夹什么,吃没了我们中午再做过就好!”

陈母对着芸说完,然后又接着对着桌上众人说道:“芸好,不挑吃。我喜欢!你们平时不在家,家里杀鸡宰鸭多亏了有她帮着我吃些,不然都坏了!”

陈青墨也是知道芸好吃,所以也说道:“我也喜欢芸。听话、活泼。人也精灵!”

“来,芸,大爸给你夹块鸡肉。”

陈青墨说完,就伸手夹了一块鸡肉给芸递过去。芸的母亲林氏见家婆和陈青墨都疼爱芸,也是心里欢喜,于是凑趣道:“婆婆,芸能吃这方面是真真儿随了我的性子。什么都不挑,吃进肚里就是好的!”

“芸,妈也给你夹一块大大的鸡肉给你!你看,这块这么大,夹给你妈也有些舍不得,你看妈多疼你!……”

“哎呀,我真是好心疼我的鸡肉啊,还这么大块。疼死我啦!”

林氏话未说完,自己就先笑了起来。桌上众人见林氏装模作样的捂着自己的心窝,和故作一脸不舍的神情也是呵呵直笑。

芸一见如此情形,顿时喜上眉梢,笑呵呵的伸出碗一一接了过去,坐下便啃了起来。

众人笑罢,陈青墨见小七不在厅里,知道他也是出了前面阳台。也就放下碗筷,向母亲告知一声也出了门来到阳台。一出门来到阳台上,陈青墨就见小七蹲在前面葡萄架下不知做着什么,于是便踱了过去。

阳台是在陈青墨读书的时候兴建的。当时陈青墨年纪渐长,又喜欢读书。陈父便让人搭了个阳台,做了间阁楼,让陈青墨住进去好读书习字。阁楼也是在阳台上凌空支起来。取得是在高得高,步步高升之意。希望陈青墨能读书出头,往后光耀门楣之意。只是后来陈青墨进了南山,这便成小妹的闺房。直到小妹出嫁也没变动过,小妹也喜欢在阳台上面摆弄些花花草草。

前几年陈家改建房子也没有改动这里,而是围在了前院。后来陈青墨从南山回来也没住进去,而是留给了小妹。小妹也是甚是欢喜,对着陈母说:“妈,我就喜欢这房子,打小住这。以后你和我哥也得留给我!我大哥自小就聪慧,十四岁就中了秀才。我和斧头要是住在这(里)说不得还能沾点文气,让我家斧头也考上秀才。”

陈青墨小妹有个儿子,小名就叫斧头。和小七一般年岁。后面又生了个女儿,不过年纪还小,经常都要背着。陈青墨小妹每次回娘家后母子仨都住在阁楼,所以才这么说。

直至去年陈母见家里几个小孩上上下下都要经过中院,还要上下楼梯。甚是不便!于是请匠人把前面阳台拉宽拉长,能将楼上陈青墨哥俩的房间连通才作罢。还移植了些葡萄树在上面,搭了架子。不过阁楼却是没动。

小七蹲在葡萄架下,面前有一群蚂蚁搬着块不知是哪个角落还是蛛网上发现的秋蝉或蜻蜓的翅膀残片,来来往往忙的不可开交。小七手拿着短小的枯枝不断的拨弄着,好给蚂蚁增加些困难。

第638章 赢(十六)

小七见到陈青墨以后,当即就扔了手上的枯枝,跑到父亲身边。抱着陈青墨的腿央求父亲带自己出门。道:“爸爸,下了几天雪,昨天早上才停了哩。”

“把我关在家里都要闷坏了,要不我们一起去流浪?”

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陈青墨心里也很是惬意。见小七过来,便细细的打量了一番,这才发现小七好像又长高了。也不知是不是冬天穿的衣服多了些,居然看到小脸蛋上有些婴儿肥!面色红润,说话时眉毛随着额头不停的抖动着。也如自己一般眉清目秀,只是一对眼珠子咕噜着不停的打转,闪动着狡黠。不但没有自己那股斯文儒雅的气质,反而周身上下透着一股子虎气。

听着小七又打着去流浪的招牌怂恿自己带他出门,陈青墨便有些好笑。陈青墨知道小七一向坐不住,这样连续几天把他关在家里还能不嚷嚷叫苦,已经是懂事很多知道隐忍了。

不过今天陈青墨也不准备带小七出门,于是摇头说道:“小七,不成啊。你看看外面到处还是残雪,化雪后地面上更是潮湿泥泞。”

“要是我们出去,不小心湿了靴履还是衣裳,够你奶奶数落半天了。要真是这样,你还愿出去?”

小七一听陈青墨这样说道,想想祖母数落自己和喜的情形,一鼓气就泄了。低着头嘀咕道:“那还是算了吧,不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