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开局当皇帝

第201章 玻璃大棚

字体:16+-

赵籍听闻,默不作声,但心里早已恨透了贪官污吏,不论什么钱财都敢贪污,不论什么物资都敢截留。

离开老者家中,赵籍又走访了几户百姓家里。果不其然,他们得到的都是1贯钱、10秤木炭。

回宫之后,赵籍召见左相韩忠彦,要求他彻查此事。

赵籍怒道:“京师有25万户人家。每户人家少拿1贯钱,10秤木炭。这些贪官胆子够肥,贪污了百姓25万贯钱,以及250万秤木炭。韩卿,将此事给朕查个水落石出。不论何人,一查到底。”

尚书省内,韩忠彦派人叫来刑部尚书和幽州府尹,让他们严查克扣百姓取暖钱的事情。

事情并不复杂,难办的是如何处理贪赃枉法的官吏。原来,幽州府主管钱粮赋税的陈推官和户曹参军受王太师指使,将朝廷发给百姓的取暖钱扣留一半。陈推官获利8万贯钱,户曹参军获利5万贯钱,大部分钱财都归王太师所有。

韩忠彦捋了捋胡子道:“12万贯钱以及250万秤木炭,都归王太师所有,这个王太师好大的胃口。”

刑部尚书道:“韩相,真的将王太师捉拿归案吗?”

太师和宰相平级,都是一品官,地位尊崇。不过,太师是散官,荣誉官职,更没有实权。话说回来,这个王太师虽然毫无实权,但他是王贵妃的亲爹。虽然王贵妃没有郑贵妃和李贵妃(李清照)受宠,但她现在怀有身孕,皇帝隔三差五去看望她。

韩忠彦并没有贸然行动,而是马上进贡,请示皇帝。

赵籍听闻,让内侍宣王太师进宫。内侍道:“太师正好在宫里看望王贵妃。”

赵籍道:“既然如此,宣太师到垂拱殿。”

不多时,王太师来了。当他看到韩忠彦,顿时明白皇帝召见他的原因。

赵籍笑道:“听说岳父大人最近缺钱?”

王太师道:“最近贵妃娘娘怀有身孕,老臣花费重金,给贵妃娘娘买了各种珍贵补品。今日老臣进宫,便是送补品来了。”

王太师的潜台词是,他贪污百姓的取暖钱,给贵妃买了补品。钱都花在你的女人身上,你总不能治老夫的罪吧!

韩忠彦暗道不好,王太师果然是一个老狐狸。

赵籍道:“岳父大人有心了。既然岳父花费了重金,想必府中的钱财所剩无几。等岳父大人回府后,朕派人送上百两黄金。”

王太师拱了拱手道:“多谢陛下!”

韩忠彦见皇帝不仅不治他的罪,还赏他百两黄金,以为他逃过一劫,便长叹一声,暗道世道不公。

哪知赵籍又道:“既然朕给了岳父大人一大笔钱财,还望岳父大人将百姓的取暖钱交给官府,让官府发放给百姓。”

王太师面色难看,不情不愿道:“老臣遵旨!”

赵籍道:“朕向来赏罚分明。你给贵妃买补品有功,所以朕赏你黄金百两。但你私自截留朝廷的取暖钱,朕罚你半年俸禄。你可愿意受罚?”

若是他人贪污朝廷巨款,必是死罪。赵籍罚他半年俸禄,已经算是法外开恩。王太师连忙下跪道:“老臣知错了,愿意受罚!”

幸亏当初发放取暖钱的事情没有刊登在《燕京时报》,百姓也不知道朝廷发多少取暖钱。当官府将剩余的取暖钱发给百姓,百姓还以为朝廷增加了取暖钱,对朝廷,对皇帝,更加感恩戴德。

转眼之间,到了政和二年的年底。这一年,朝廷种植玉米、土豆、红薯等海外农作物,粮食大丰收。这一年,朝廷收复幽云十六州,迁都燕京,辽国进贡岁币,西夏进贡岁币,周边小国纷纷派使臣来贺。这一年,赵籍纳民女王夏荷为妃。夏荷姑娘的容颜令后宫佳丽惊艳不已。她们不知道是,所谓的夏荷姑娘就是当年名动东京的李师师。

腊月二十七,赵籍带着两个宰相和两个枢密使,来到离皇宫不远处的一块农田。四位宰执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是好奇地跟在后面。

众人来到一个奇怪的大棚。大棚除了木质的框架外,不论是两边还是棚顶,都镶嵌着玻璃。外面是数九寒冬,而大棚里面温暖如春,甚至有几分闷热。各种瓜果蔬菜,生机勃勃。

赵籍笑着介绍:“这是玻璃大棚。玻璃乃是透明之物,阳光正好照射进来,给内部的农作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温度。只要照料得当,冬天吃黄瓜、豆角、葡萄、西瓜等反季节食物,便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

种师道问:“玻璃的制造成本高吗?听说民间一个玻璃工艺品价值数万贯,更有甚者高达十万贯。”

赵籍笑道:“韩相,工部制造库是你负责的,你来说说玻璃的成本高吗?”

韩忠彦略作思考,说道:“玻璃的生产成本并不高,所需的生石灰、纯碱和石英砂,都是一些寻常之物。只是火候不容易掌握。不过,制造大棚需要的普通玻璃对成熟的工匠来说,并非难事,成本不高。但制作玻璃工艺品的难度则更大一些,每烧制十件则有一件被毁,所以价格较贵。”

原本,制作大棚最好的材料是塑料。但是这个年代,塑料是不可能被生产出来的。所以赵籍思来想去,只好用玻璃大棚代替塑料大棚。

玻璃大棚很大,宽两三丈,长十余丈。大棚分为蔬菜区和水果区。

赵籍道:“马上就过年了。即将过去的一年里,大家都辛苦了。朕给四位宰执包了一个大红包,每人一千贯钱。另外,诸位可以在这里采摘一些瓜果蔬菜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多谢陛下!”几个宰执说道。

韩忠彦采摘些豆角和一个大西瓜。蔡卞拿了点葡萄和黄瓜。曾布和种师道也各自采摘了一些喜欢的瓜果蔬菜。

赵籍问道:“听闻蔡相喜欢吃西瓜,为何没有采摘呢?”

蔡卞尴尬一笑道:“西瓜太大了。”后半句“老臣拿不上”却被蔡卞咽回了肚子里。

赵籍又道:“几位宰执尽管挑选喜欢的瓜果蔬菜,待会儿朕派人给你们送回去。”

蔡卞道:“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倘若将玻璃大棚推广,冬天卖夏季的瓜果蔬菜,必定赚个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