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刀客传奇

75 刘艳君屋堂劝善 淳于复山村归隐

字体:16+-

却说在江边荫柳岸上,淳于复与小莲手持竹杆钓鱼,坐钓无声。小莲转头看他几眼,忽然惊问:“阿复哥哥,忘了问你,你怎么把头发都给剪掉啦!”淳于复笑着回答:“剪了更好,这样就清爽方便多了。”

小莲嘴里嘀咕:“发至皮肤,受之父母。是不能轻易剪除的。”淳于复说:“哥哥与你也差不多,都是无牵无挂。所以就不用考虑这些俗套了。”

小莲笑说:“今天下午,我们一定要多钓几条大鱼。刘叔过来下厨,今晚肯定会有好吃的菜。”

淳于复打量她那天真浪漫的少女脸颊,微笑点头:“小莲,你是个好女孩,谢谢你们。”小莲满脸欢乐。

两人聊不多时,又有鱼来上钩。淳于复提起鱼竿,钓上一条大鲤,有七八斤重。小莲看得喝彩不已。

入夜后,刘春旺走来姑妈的屋宅主厨,煮上一桌鸡鸭鱼肉,香汤鲜菜。

刘春旺盛来一碗猪肝排骨汤,劝说:“阿复兄弟,放开了吃,把身体给养好了。”

淳于复还未启口致谢,小莲也夹来青菜:“哥哥,肉汤也吃,青菜也吃。这样才是阴阳互补调和。这是婆婆说的。”

刘春旺点头:“姑妈通晓医理,很会养生之道。”淳于复拱手微笑:“多谢刘兄与小妹热情照顾,我这心里感激不尽。”

小莲说:“哥哥一个壮汉,不要总是客套。我记得婆婆说过:男人吃饭,就要狼吞虎咽,山吃海喝,就像什么梁山泊好汉。”

淳于复笑说:“梁山好汉。我以前倒也看过那本《江湖豪客传》。都是一帮无法无天的枭雄人物。”

小莲摇头:“这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我喜欢听婆婆说书讲故事。她空闲的时候,就会教我写字念书。这一年多来,我也学会了不少知识学问。”淳于复微笑:“婆婆真是一位大好人。”

小莲点头:“是啊!我本来住在杭州,就在走投无路那会,突然遇上了婆婆这位骊山老母。要不是因为婆婆救命,我也不知道该去哪里。”淳于复叹笑几声,不知答说。

刘春旺询问:“阿复兄弟,我听小莲说,你是军人出身。以前打过恶战?”

淳于复经过一整天的回想思考,此时已经积聚起了部分记忆,就回答说:“是在雁门关外,漠北草原。与北方的瓦刺、鞑靼骑兵,打过几场恶战。”

刘春旺说:“听说蒙古人打战都挺厉害,以前征服过了半个世界,十分骁勇善战。”淳于复叹说:“记得我们一标骑兵营,共有五百多人。几个冲锋对战下来,就剩下了几十个人。我们虽然打赢了,伤亡却很惨重。”

小莲惊叹:“那不是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了?”淳于复点头:“这话一点都不夸张。我从尸体堆里爬了出来,捡回一条性命。”小莲瞪着眼睛打量。

刘春旺说:“打战是挺凶险的,都是拿命来拼。以前官府来村里征兵,去了十几个年轻人,结果一去就不复返了。估计大都数人战死在了沙场。”

小莲询问:“刘叔没有去参军吗?”刘春旺解说:“参军也是有条件的。独子不招,幼年不招,所以我就没有被列入军伍。”

刘春旺指问:“阿复兄弟,你脖子上是怎么了?”淳于复解说:“我以前做过配军,发往长城边关服刑,所以经历过了几场战役。不过离现在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不说也罢。”

小莲询问:“阿复哥哥,这回你又是怎么受伤的?”

淳于复脑海里却没想起这件详细事宜,就胡乱回答:“我在江湖上与人拼斗,所以就受了伤。”

小莲好奇地问:“我常听人说江湖。那什么才是江湖?”淳于复解说:“江湖就是人的世界,有人就有江湖。孩子是小江湖,成人是大江湖。其实本质都是一样。”

小莲边吃边问:“我听说那些江湖大侠都不缺钱用,他们那些钱是怎么来的,不会是偷抢拐骗吧!”淳于复欢笑:“这就涉及广阔了,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

小莲撒娇央求:“哥哥说一说嘛!我最喜欢听江湖故事了。”刘春旺也笑着听讲。

淳于复便解释说:“江湖上五行八作,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比如刘大哥做屠夫买卖,有时候屠户们会团结起来,有时候会明争暗斗,有时还会在背后拉帮派、说坏话、抢生意。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小江湖世界。”

刘春旺点头应可这话。

淳于复继续说:“那些官场、武行、黒道、私盐、店铺,记以及各种营生。三百六十行,概莫能外。彼此间利益纵横,错综复杂。一旦有了利益冲突,就有了争斗。有些人愿意文争,有些人喜欢武斗。这就是大江湖世界。”

小莲苦笑一声:“江湖就是为了争名夺利吗?我还以为都是大侠们为了正义,绞尽脑汁,到处去抓坏人呢!”

淳于复听得欢笑,耐心解说:“历朝历代,官府早有明文条令:侠以武犯禁。所以大侠们也不一定都是身份清白,盗贼们也不全是十恶不赦。大家都是为了利益生存,没有几个干净的人。”

小莲听得恍然大悟,此时才知道江湖竟是这么丑陋不堪,与自己幻想中的侠义世界完全不一样。

刘春旺欢笑:“阿复兄弟说得这么详细透彻,那你一定就是一位江湖侠客吧!”淳于复挥手发笑,予以否认。

当夜,三人聊得欢喜热闹,尽兴吃喝畅快。

有话既长,无话既短。淳于复在小莲与刘春旺细心照料下,每天吃肉喝汤,补养身子。转眼二十日后,气血已是恢复了六七成模样。

刘春旺做事勤劳,为人直诚,因此买卖兴隆。每隔三天杀一口肥猪、一只大羊。起早去远近乡镇价卖,贪黑忙碌赚钱。小莲每天也去田地里找些碎菜嫩叶,回来喂养家禽,打理家务事。

淳于复也有一身好力,耐不住手痒,本想尝试杀一口猪,却手忙脚乱的,不慎被猪掀翻在地,闹出大笑话来。

刘春旺见状,用钩子钩住猪颈,一个人拖拽回来,骑压在长凳上,抓着一把宰牛尖刀,一刀便放出猪血。日常屠狗宰羊,更是举手之劳。开膛破肚,割肉剔骨,皆一把好手。论起斤两买卖,更是丝毫不差。果然是术有专攻,隔行如同隔山。

淳于复不认识秤砣,也不懂那些屠夫事,一片好心却帮倒忙。因此心也懒惰下来,便自顾打拳踢脚,积攒气力。

又过数日,当日辰时中分,刘艳君已从杭州城里坐着马车回来。路过临江镇上,顺手买了一篮果子与香酥,走回屋宅门口。

小莲欢喜迎接,放下竹篮,迫不及待地说:“婆婆,您终于回来啦!我先说一个好消息,那位大哥哥已经醒过来了。”

刘艳君惊笑:“他醒来有多久了?”小莲说:“婆婆出门还没几天,他就醒过来了。离现在快一个月了。”

刘艳君询问:“他离开了?”小莲摇头:“他可真了不起,醒来半天就可以行走自如。到目前为止,与正常人没什么两样了。就是有点气虚羸弱,还要静心休养一段时间。他人品很好,性格也温顺,不是一个急躁的人。”

刘艳君笑问:“他叫什么名字,现在哪里?”小莲回答:“他说叫淳于复,我管他叫阿复哥哥。他就在山林演练武艺。婆婆在家歇着,我去找他回来。”

刘艳君轻笑:“我们一起过去看看。”小莲就搀扶婆婆走去后林查看。

婆孙走来后林里,听得一片蝉鸣鸟啼,又有孩童鼓掌喝彩声。只见一棵大槐树上,倒挂着一个壮汉,双脚钩在树杈中间,光着膀子,大汗淋漓。正在练习腰部气力。浑身肌肉结实有力,汗水如雨般流下来。

六个孩童坐在树下抬头看着,嘴里一齐呼喊数目:“四百九十一、四百九十二,四百九十三……”

淳于复随着孩子们的号声,狠狠做着腰部向上引体。一连做够五百个数后,方才停下身来,坐在树上呼呼歇气,拿着帕子擦洗脸上汗水,与孩子们一同发笑。

小莲指笑:“婆婆,那就是阿复哥哥,他很喜欢与孩子们玩耍。”刘艳君轻笑:“这个阿复,可不是寻常人呐!”

小莲点头:“我听他说,在漠北草原打过几场恶战,历经九死一生,是个厉害的骑兵。”刘艳君微微摇头:“他也不仅仅是个军人。看他的气质,就像一个很有故事的人。”小莲满心好奇。

淳于复看着小莲与婆婆走来面前,连忙跳下树来,披上衣裳,快步走来面前跪地参拜:“婆婆见谅,感谢您老救治晚辈的性命。大恩大德,晚辈必当以命相报。”

刘艳君扶起他来,笑说:“后生不必行此大礼。老身也只是碰巧在门口遇上,所以就把你安置了下来。”

淳于复询问:“敢问婆婆,可知是谁把晚辈放在了屋宅门口?”

刘艳君早已看过女儿燕子凤的信,明白她那心意,因此也不便轻易透露出来,就摇头轻笑:“如果连你都不知道,那婆婆可就更不知道了。”淳于复哑然而笑。

刘艳君询问:“阿复,你现在感觉身体怎么样?”淳于复回答:“腹部有些许疼痛,却也并无大碍。只是有些气虚,可能还在恢复期间。”

刘艳君说:“你昏睡了一年时间,醒来还不到一个月。要不是因为你体格健壮,估计也没这么快恢复正常。”

淳于复笑说:“婆婆休怪,晚辈是个练武之人,平日习惯了舞枪弄棒,打拳踢脚,所以才会这么好动。”

刘艳君上下打量一番,见他相貌堂堂,龙腾虎跃,器宇轩昂,好似一个军中武将模样。点头赞许后,就指问:“阿复,你怎么把头发都给剪掉了?”

淳于复摸着短发羞笑:“我嫌碍事,所以就自行剪短了。晚辈是个粗鲁的人,不会顾虑太多。”

刘艳君轻笑:“你倒也是果断利索的汉子。今年有多大了?”淳于复回答:“总有三十二三了。”刘艳君看着日空说:“快晌午天了,咱们回屋里去歇着。”

淳于复收拾棍棒后,带着孩子们走回村去。

他先去江里擦洗汗水,回到屋宅后,钻入厨房去忙碌。至正午时分,把几样荤素汤菜端上桌来,又把米饭碗筷摆放整齐。举止行为,娴熟惯练,恰似一个居家丈夫模样,做得井井有条。

刘艳君看得发笑:“阿复,想不到你一条彪汉,还会居家过日子。看来这厨艺活,你早就学精通了。”

淳于复挥手发笑:“婆婆见笑,晚辈一介莽汉。进了厨房,就好像那张翼德绣花,装模作样。”刘艳君笑呵呵说:“你的性格开朗,心态乐观,还会自我嘲讽。”

婆孙三人围着桌子用餐。刘艳君问其受伤的原因情况。淳于复对这位救命恩人敬如生母一般,自然不会有丝毫隐瞒。就把前因后果,皆如实陈述一遍。

小莲最爱听这些奇人真事,见他一路从金陵皇宫杀到了北京紫禁城里。过程危险至极,惊心动魄,听得如痴如醉。

刘艳君听罢事情来龙去脉后,也是好奇询问:“也就是说,你在迫不得已之下,斗杀了那个东瀛武士佐藤石郎,这才得罪了他那佐藤家族?”

淳于复叹气:“那佐藤石郎宁死不降,定要与我一决胜负。不得已把他诛杀,却想不到会引出后面这些麻烦事来。”刘艳君说:“你是为了保护当今皇帝,有功无过,内心不必自责。”

淳于复说:“我与那佐藤元国,约在杭州城南十里亭酒楼决战。晚辈惭愧,与他激战了三场。不论明争,还是暗斗,我都赢不了他。最后被他一刀刺中了腹部,倒在地下。至于我为何会出现在婆婆的屋门口,这我就不得而知了。”

刘艳君轻笑:“或许这就是缘份,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安排。”淳于复拱手:“阿复感念婆婆这场救命之恩。大仁大德,终生不敢忘怀。”

刘艳君摆手劝说:“阿复,我虽然厌恶那些江湖血腥杀戮。但在这件事上,还是认可你的。忠君爱国,守正斥邪,本为大丈夫份内之事。只要无愧于心,那就大胆去做。”

淳于复叹笑:“晚辈数次劫后余生,细细想来,也算是颇有感悟。如今该还的债,已经还了。不该还的,也都已经了账。只愿日后能够安心做个寻常百姓。如能学成婆婆这样,悠然安居世外桃源之中,晚辈也知足了。”

刘艳君微笑:“你能这么去想,足见你有一片善心慧根。阿复,你是个信义之人。无论你来自何方,以前做过什么。我都不会计较,只要你能修心养性就行。”

淳于复点头:“晚辈明日就学刘贤弟一样,干个屠夫行业,也省得去外面浪**漂流。”

刘艳君说:“就怕你不惹江湖事,江湖事却来上门找你。”淳于复苦笑:“该来的,始终是躲避不了。如果逃不过去,就只能坦然面对。无论怎样,晚辈绝不会连累你们。”

刘艳君轻笑:“一个人若有自知之明,不忘本性,随其自然,那就是英雄豪杰。”淳于复面色微微苦笑。

翌日卯时,晨光高照。后林中一片清新自然,知了声吵闹不休。

淳于复提着一根杆棒,走来林中练武。一条棒在手如风车般转,使得虎虎生威。

正演练间,小莲手里拖着一根八尺矛头标枪,欢笑走来面前:“阿复哥哥,这有一根标枪,刘叔叫我带来给你使用。”

淳于复接过手来掂量,右手抓举标枪,左手往前伸直校准目标,作出投掷手势。

小莲询问:“你不是要拿标枪来练武吗?”淳于复摇头轻笑:“不是为了练武,我是想要用它来打猎。”小莲疑惑不解。

淳于复把手拨弄枪头说:“重量是够了,只是尖头还不够锋利,需要磨尖一下。”

兄妹走去江岸,取来一块磨刀石,淳于复细细磨着枪尖头。

小莲指问:“哥哥,你要用这支标枪来打猎物吗?”

淳于复指着群山岭说:“我听春旺说过,这附近一带山林,常有野猪出没。如果能打上一两头,那不但有新鲜肉吃,还可以货卖赚钱。”

小莲欢笑:“哥哥也想做个屠夫吗?”淳于复轻笑:“屠夫也是一门好手艺活。聂政、樊哙、张飞等等英雄,以前都是屠夫出身。”

小莲就朗念一句:“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尽是读书人。”淳于复欢笑:“你也知道这句话?”小莲点头:“这是婆婆告诉我的。”

淳于复说:“你别小看杀猪行业,这也是一门手艺活。没有几百斤生力,一般人也干不动他。”

小莲挠头疑问:“可我还是想不明白。刘叔他们去抓野猪,也只是挖陷阱、装铁夹、做机关。听说野猪都很凶猛,皮糙肉厚,利齿獠牙。发起怒来,连大树都能一嘴拱倒了。哥哥手里就拿一根标枪,怎能捉获野猪呢!”

淳于复说:“你想想看,我爬上树去,居高临下埋伏。等野猪过来的时候,我用标枪狠狠扎刺下去。就凭这股冲杀力劲,至少也有八百斤力量。别说野猪,就是大虫也要被枪头刺穿了。”

小莲惊叹:“原来哥哥是这么打猎的,那我跟你进山去找野猪。”淳于复连忙挥手拒绝:“你不能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大祸,那我可就后悔莫及了。你在家里等着,我把野猪捉回来给你瞧瞧。”小莲见他在为自己担忧,乐得欢笑。

淳于复吃罢午饭,入房歇至未时末分。带上一些酒肉干粮,腰系柴刀麻绳,肩扛那支标枪。辞别二人后,大步走进茫茫深山里去。毕竟淳于复能否在山林里打着猎物,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