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奕再三问过女孩儿,那女孩儿只知道自己爹爹叫赵云,和五马山三个字,其他的全然云里雾里,只说家人都管她叫娇娇。
郭奕反复问过,听了半天,才猜测出大概的情形,赵云应该是去五马山聚义抗金去了,娇娇离开父亲回山东,有奶奶和娘亲陪伴,结果被偶遇的金兵冲散。
郭奕无奈,只得拉着娇娇上路。
一路向西北而行,打听到五马山的方向,竟然甚是遥远,但好在自己要去金国,也算是顺路。
郭奕每日里拉着娇娇走半程,背她半程。
娇娇跟他越来越是亲近,困了就在他的背上睡去,睡足精神就自己下地奔跑。
这日碰到几个金人的踏白军吆五喝六。郭奕上前将其打落马下,夺了两匹马和干粮扬长而去。
两人有了马匹这个依仗,又走了十天,终于来到了五马山下。
那五马山连绵数里,并不甚高,景致倒好。
郭奕当日骑马在路上兜圈子,至天黑一无所获。
次日一早,又上路去碰运气,见不少人都往一个山坳里走,便也跟了进去。
时候不大,见到路边站着两个丐帮的弟子,状似在为来者指引路径,便上前打听。
那乞丐帮弟子称不认得赵云,却道:“听说赵立赵大侠在英雄大会上,你说的赵云是他的本家吗?”
郭奕不置可否,平生头一次听说什么英雄大会,倒要去见识见识,又听闻赵立在此,那么敏儿必定也在了,于是高高兴兴地尾随在众人之后。
经过一个时辰的跋涉,郭奕和娇娇随众来到一座山寨门前,可他没有英雄帖,被拦在了寨门之外,又见他们是两个小孩,连连挥手轰他们赶紧走。
郭奕赶紧拉住一位哨长诉说自己帮女孩儿来寻爹爹的经过。
那哨长竟然知道赵云的名头,立刻报了进去。
不消一刻,便有人飞奔出来,但见那人身材魁梧,俊秀面白,眉间俨然有英气,剑眉虎目炯炯放光,见到坐在马上的女孩儿,立刻跳跃过来。
郭奕一见他的表情,便知此人定是赵云无疑了。
赵云上前将女儿抱下马,一手拉住郭奕连声道谢。
赵云焦急询问:“娇娇,你奶奶和娘亲呢?”
娇娇只是摇头,一问三不知。
郭奕安慰道:“赵大哥,你也不用急迫,冲散之地三里方圆我都找过,并无伤残的尸体血迹之类,四下里沟深林密,想必只是被冲散,躲藏了起来。如今你女儿平安,大人肯定也都没事。”
赵云再三表示感谢:“你照顾她肯定吃了不少苦头,可哥哥我却没有银两酬谢于你。”
郭奕笑道:“赵大哥客气了,只是顺路而已,谈不上谢不谢的。”
赵云犹豫道:“哥哥还有个不情之请,皆因这几天要与众位首领叙话,不能分心照顾娇娇,你可不可以再帮哥哥带她几日。”
郭奕一口答应:“好啊,我也正想看看热闹。”
“妙极!”赵云说着拉了郭奕走进山寨。“今天是英雄大会的第二天,你和娇娇先到我屋里歇下,过后可以到处走走。有人问起就实话实说,与会的大多数头领、社长、帮派门人、江湖侠士都与我熟识。”
郭奕频频点头,跟着赵云来到他的住处。
赵云又叮嘱分派了几句便匆匆地走了。
郭奕见娇娇并无睡意,便拉着她出门,四下里游逛。
远远见有一处台子,下面聚了好多人,便赶过去看热闹。
但见台上一个年轻才俊,清瘦的面孔,正在摇头晃脑地念叨:“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传。而今铁骑满郊,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那青年声音低沉,逐渐沧桑,更显忧郁。
台下义军和江湖侠士,这时逐渐被他吸引,有人指指点点,小声议论纷纷。
那青年手指天边一轮白月。“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桥,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
吟到此处,那青年一顿,眼中果真流下泪来。
下面的人不由得感叹:“此兄虎背熊腰,却这般悲天怜人,果真有才,是我辈性情中人。”
忽听有人道:“我前几日在太行山义军中,听过一个姓岳的吟过此诗,他这是抄袭吧。”
“照葫芦画瓢,也是好的,莫要高声,打击军民士气。”
有人提高了嗓门大叫:“我交你这个朋友了。”
这时又有一人提刀窜上台子,道:“这位仁兄,你这番演讲,打动了人心,鼓舞了斗志,为我抗金大业展开了更为广阔的天空,已成我大宋风云的奠基石。是对我等这些粗人智慧的一次升华,心灵的一次洗涤,对众人情绪的煽动,意志的改变,简直摧枯拉朽一针见血。”
那人说着挥刀斩下自己的一绺白发,众人以为他要削发明志,哪曾想他却来了一句。“削发搓绳系战马,折衣抽线补征旗。”
众人无不感叹,笑道:“又来个舞刀弄诗的。”
那壮汉道:“阶前侠客莫笑我,此番垂手请高人——看刀!”
那人吟罢双手托刀,让众人看仔细,然后舞了两下,将自己的头发在空中一抛,然后狂刀乱舞,头发被削成数段,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众人纷纷道好。“好刀!”
话音一落,那人乘势吟道:“我这刀,紫蜺万丈冲青霄,指海海沸腾,指山山动摇。蛟鳄潜形百怪伏,虎豹颤抖万鬼嚎。”
那人吟罢仰天长啸。
众人一拥而上。“果然好刀,多少钱?出个价先。”
那人道:“多少钱也不卖,使君一一试此刀,能令四海风尘消。我这刀是送给今日武林盟主的。”
“我来试试此刀,河东义军王大郎求教。”
那王大郎说着跳上来,也不客气,挥刀相向,立刻与那人对战比试起来。
一时间,你来我往,战了十多个回合,被那人忽然一掌推下了台子。
众人止不住哄笑。
这时忽见一名女子飞身上了台子。
郭奕一见,不由得心中大喜,正是日思夜念的赵敏。
他赶紧将娇娇举高高,将自己的半边脸遮住。
只见台上的赵敏抱拳笑道:“我也来试试,我这刀是从金人那里夺来的,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这刀和你那个应该比不了,可也得比过了才知道。”
那人见她是一个女娃,自不放在心上,说了一声:“好,你可别让这刀晃花了你的眼睛,看刀。”
两人说罢,便斗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