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棣假死,我选择登基

第94章 叹为观止

字体:16+-

“但是……”

他话锋一转,“决不能让核心技术外流!”

很快,一个精心设计的方案就出炉了:

把技术分成三个等级。

最基础的可以交易,中级的要加价,最核心的坚决保密。

“妙啊!”

大臣们纷纷赞叹。

朱瞻基继续说:“另外,让他们来学技术可以,但必须遵守我们的规矩!”

规矩很快就定下来:

必须正式申请,说明学习目的

交纳一定费用

必须在指定地点学习

学成后要向大明进贡

“这样一来,”

朱瞻基说,“既能控制技术流向,又能获得利益,还能扩大影响力!”

消息一传出,立即引来各国反响。

倭国最着急,立刻派来使者:“我们愿意出高价购买大明的技术……”

朱瞻基笑而不答,转头对王守仁说:“让他们先看看我们的实力。”

于是,在互市司专门安排了一场展示会。

各地书院的尖端发明都拿出来展示:新式水车、改良农具、先进火器……

外国使者看得目瞪口呆。

“这……”

倭国使者咽了口唾沫,“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安南使者更直接:“我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求取大明技术!”

朱瞻基这才慢悠悠地说:“想学可以,但要按规矩来。”

各国使者连连点头:“一定遵守大明规矩!”

就这样,第一批外国学习者来到了大明。

朱瞻基特意叮嘱王守仁:“好好安排,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实力,但也要防着点。”

王守仁自有主张。

他把这些外国人安排在专门的区域,既能学习,又便于管理。

“陛下!”

户部尚书兴奋地报告,“光是收取的学习费用,就抵得上一年的税收了!”

但更重要的是影响力的扩大。

这些外国学习者回国后,无不称赞大明的强大。

“大明真是天朝上国啊!”

“他们的技术真是太先进了!”

“难怪能称霸天下……”

朱瞻基听到这些反馈,很是满意。

“陛下,”

王守仁说,“现在各国都以能来大明学习为荣!”

“好!”

朱瞻基点头,“但是……”

“但是什么?”

“光是这样还不够!”

朱瞻基站起身,“是时候把我们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了!”

“派我们的人出去!让他们亲自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个想法一出,立即引起轰动。

“让我们的学生出国?”

“这还了得?”

“会不会太冒险了……”

但朱瞻基已经想得很清楚。

“王卿家,”

他对王守仁说,“挑选一批最优秀的学生,组成考察团。让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学习别人的长处,也让别人见识我们的实力!”

很快,第一批考察团就组建起来。

他们携带着大明最新的发明,准备前往各国参观访问。

临行前,朱瞻基特意召见他们。

“记住,”

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不仅代表书院,更代表着大明!”

考察团刚要出发,突然又有锦衣卫来报:

“陛下!发现一个惊人的消息……”

朱瞻基凝神听着。

“西域那边,好像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矿石,可以制造出前所未有的利器……”

朱瞻基眼睛顿时亮了:“有意思!”

“详细说说这个矿石。”

朱瞻基立即追问。

锦衣卫道:“据说这种矿石呈青黑色,冶炼后能制成一种特别坚硬的金属。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当地人发现,用这种金属制成的罗盘,指向性特别准确!”

朱瞻基眼前一亮:“立刻派人去查!”

转头对王守仁说:“让技艺堂的学生准备一下,可能要有大动作了。”

很快,调查结果就传来了。

“陛下!”

锦衣卫带回一块样品,“这就是那种矿石。”

朱瞻基仔细端详着这块青黑色的矿石,若有所思。

立即召来技艺堂的冶金专家。

“能不能化验出这是什么?”

几个学生立即开始研究。

没过多久,就有了惊人发现。

“陛下!”

为首的学生激动地说,“这种矿石中含有一种特殊的金属,我们从未见过!”

“有什么特别之处?”

“它有很强的磁性,而且……”

学生兴奋地解释着这种金属的特性。

朱瞻基听得连连点头:“好!立刻组织人手,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他也没忘了政治上的考虑。

“王卿家,”

他对王守仁说,“立刻派人去和当地商谈采矿权。记住,要用怀柔的手段。”

王守仁领命而去。

不久,好消息接连传来。

“陛下!”

技艺堂的学生兴奋地报告,“我们用这种金属制造出了新式罗盘,比以前的准确多了!”

“好!”

朱瞻基大喜,“这对航海很有帮助!”

“不仅如此,”

学生继续说,“我们还发现,这种金属还可以……”

接下来的发现,让朱瞻基更加震惊。

原来,这种金属不仅可以用来制造罗盘,还能用来改良各种工具和武器。

“陛下,”

工部尚书说,“如果能大量开采这种矿石,我们的工业和军事都将有大发展!”

朱瞻基点头:“但是要注意保密。这可是关系国家安全的大事!”

正说着,王守仁从西域回来了。

“陛下,”

他说,“好消息!当地同意我们开采,条件是……”

“说!”

“他们要求我们帮助他们改良农业技术,并派书院的学生去教授他们的子弟。”

朱瞻基大笑:“这个条件好!正合我意!”

立即下令:派出农业专家和教师,同时开始组建采矿队。

但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

“陛下!”

锦衣卫紧急来报,“有外国商人在暗中打探这个矿的消息!”

朱瞻基并不慌张:“让他们打探。”

“啊?”

大臣们都愣住了。

朱瞻基胸有成竹:“这正是个好机会。”

转头对王守仁说:“放出消息,就说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矿,但具体是什么,先卖个关子。”

果然,这个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各国轰动。

使者纷纷来访,想要打探详情。

朱瞻基却不急着透露,而是借机提出了一系列条件:

“想知道这个秘密可以,但要先签订贸易协定……”

“要了解详情没问题,不过得先承认我们的宗主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