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渐淡,阿克陶的天空依然蓝得发白,像是不愿意被夜色掩饰。街道上,国语演唱的新疆民歌让这座边城生气蓬勃。吴娥和罗娟像国庆前夕一样,往昆仑佳苑小区边的奶茶店走去。她们约好晚上在奶茶店边的餐馆回请艾米丽,以尽地主之谊,感谢艾米丽在喀什的热情招待。
这是国庆黄金周的最后一天。吴娥和罗娟在中学的宿舍休息了一天,已经把旅途的风尘抖落干净。柯克纸忙着为卡凯妮办理户口,准备国庆假期后就让孩子进学校读书。阿祥忙着局里“读书班”的事情,王勇在准备进社区的讲座,而依布力带着孩子在家以弥补假期的离开,艾米丽采访阿迪拉依去了。
吴娥走着走着,感觉自己成了难得的闲人。罗娟笑着说,假期的感觉真好,你看,他们都还在忙碌!吴娥无声地笑了笑。她在观看街道灯杆上挂着的五星红旗。国旗在晚风中迎风飘扬,红彤彤一片通往远方,让吴娥感受异常亲切。
从木吉乡回来,吴娥对国旗更有了特殊的感觉。
昨天在木吉乡的时候,柯克纸和艾米丽探访了阿里曼,解开了压迫阿里曼两年的心事。从牧场回来,阿里曼说要带着柯克纸去边境哨所看看国境线,柯克纸问吴娥愿不愿意一起去,结果所有人都嚷着一起去。几辆越野车浩浩****,随着阿里曼的座骑前往边境。
木吉乡的西北部与吉尔吉斯坦共和国接壤。车辆不能直接开到边境,阿里曼看到这么多人,就联系了正在放马的阿塔,让阿塔送来几匹军马。一行人来到边境,吴娥和罗娟看到界碑异常兴奋,连忙让艾米丽为她们俩拍照留念。界碑上红色的汉字和数字,在高原上无比庄严。王勇抚摸着界碑陷入了回忆,这是他当年新疆从军时熟悉的场景。
看,五星红旗!吴娥指着不远的哨所说。
苍茫的高原上,国旗在帕米尔的风中飘扬。哨所之间隔着距离,正是阿里曼这些守边员和战士们一起用奔忙的足迹在填充。
时间匆忙,因为吴娥一行决定下午赶回阿克陶,阿里曼便匆匆带着大家从哨所撤回。回来的路上,阿里曼指着一座废弃的住房说,就是在这里发现卡凯妮一家的。艾米丽问,对面是什么地方?
阿里曼说,对面就是吉尔吉斯坦共和国的萨雷塔什,据阔克确说,那是一个约有200户人家的小村庄,多以放牧为生。
王勇说,我看过一期中央电视台的《简版说中华》,专门介绍汉简上的“烽火品约”,在汉朝的时候一个个烽燧相连,形成固若金汤的防线,但再坚固的烽燧也需要士卒来守卫,今天你们这些守边员与边疆战士,跟两千多年前的烽燧守卒多么相似啊!
从木吉乡边境线上回到阿克陶,面对边城飘扬的五星红旗,吴娥情不自禁对罗娟说,看,国旗!罗娟笑着说,你又想起了木吉乡边境的哨所吧!吴娥说,对呀,前段时间让你编一个“风雪边境”的舞蹈,你说幼儿园孩子的编不来,现在你亲历过边境,有没有灵感了呢?
罗娟说,编个舞蹈不难,重要的是构思核心情节。
两人边走边逛,来到奶茶店,要了两杯奶茶,坐在窗边喝了起来。不一会儿,约请的人员陆续到来,最先到的是柯克纸,接着是依布力一家。
吴娥和罗娟赶紧起身出去,迎接大家。坐定之后,柯克纸仍然为那扎上学的事情感到遗憾。柯克纸的意见是让那扎直接进城上学,但老拉扎尔的思想还没有转变。
柯克纸说,拉扎尔在城里建筑工地打工,现在正好有移民政策,乡镇的牧民可以进昆仑小区定居,拉扎尔想进城,卡凯妮犹豫不决,老拉扎尔眷念牧村,所以卡凯妮想留下来照顾老人,这多可惜啊,人家恰尔隆的干部也在动员,希望牧民尽量进城!
罗娟说,你就不要遗憾吧,这是草原民族必须经历的过渡,不能操之过急,再说这过渡本身也是美好的历史,你不觉得吗?我们有幸来到新疆支教,正好见证了这种过渡,你看啊,如果不是牧民进城定居,江西就不会捐建幼儿园,吴娥就不会来支教;如果牧民都进了城,我们就去不了恰尔隆牧村,体验不到卡凯妮的烤全羊呢……
依布力说,罗娟妹妹说得对,如果牧民都进城了,让阿里曼怎么守边呢?自古以来边疆离不开牧场,守边离不开牧民,我觉得留下一些牧民其实比全部动员进城好,这要看牧民自己的心愿,喜欢草原的就留下,喜欢进城的就定居,没有什么对错的!
罗娟说,你们幼儿园还感觉不到草原孩子进城的那份难受吧,我可是深有体会,有一天上晚自习我蹲班,那个小拉扎尔,就是刚被王勇动员回校复学的初中生,郁闷地坐在教室后面,眼睛一会儿朝天花板发呆,一会儿盯着我,一会儿扫视教室外。我正在批改作业,突然小拉扎尔走到教室后面,拿起拖把拖起了地板。我问他,晚自习不能随便走动的,你这是要干吗呢?你听他怎么说?他一副浓重的新疆口音,说,老师,这搞卫生非常重要!你能怎么办?他们可是在草原上野惯了,突然坐在教室里不习惯哪。
吴娥反驳说,不光是你们中学有进城的孩子,我们幼儿园也有啊,塔依尔家的孙子,不是在我们学校吗?在开园仪式上,我们让孩子们沿着地毯走过来、跳过来,这个“黑骏马”不是走,而是滚了过来!哈哈哈,依布力姐姐,你还记得吧?这个黑骏马,也是刚从奥依塔克乡下进城的!
罗娟说,领队常说,我们来新疆支教是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我觉得,我们的理念也要适应新疆的变化,对孩子要因材施材,这个“材”是什么?是草原的孩子,是边疆的孩子,他们身上有特定的文化基因,我们要找到适合他们方式来推进教学改革,所以我们不但是送教,也是来学习!
吴娥说,你说得真好,对了罗娟姐,你原来在老家学校肯定面对过不少学生早恋的麻烦吧,来到新疆有没有了呢?罗娟说,怎么没有?前不久还有学生因为早恋的麻烦向我求救呢!
吴娥说,求救?
罗娟说,那天穆和丽莎找到我,说班主任冤枉她早恋。事情并不复杂,她被年级值日组抓到了,在校外餐馆与一名男生“共进午餐”,且一起玩手机;手机被缴,又在当天晚上被班主任看到与一男生“共进晚餐”,班上被全级通报,班主任本来就恼火,又亲眼“实锤”,能不生气?所以就语“重”心长训诫了一顿,对穆和丽莎的解释不理不睬。
吴娥说,你怎么判定她就是被冤枉的呢?
罗娟说,草原的孩子本来就野惯了,不少孩子从牧区进城后晚自习不守纪律,班主任焦急,习惯于提高分贝批评。遇到早恋的事情更是上火。这穆和丽莎看到班主任生气就慌了,找到我反复解释,说玩手机是错了,现在已经上缴手机,以后也不再玩,就是班主任误解她“谈恋爱”了,实际上那个“共进晚餐”的男生压根就是个陌生人,只是正好一起用餐的女同学上卫生间了,留下她和那个陌生的“他”同桌……
吴娥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说,看来还是教幼儿园好,省心啊!
依布力说,这一头省心,另一头操心,你可没少为幼儿园孩子闹心吧,比如三餐两点你要餐前教育,这中学可就没有吧!
罗娟说,我们当老师的,哪能有省心的事?教育工作事无巨细,那天穆和丽莎解释了,可班主任不信她,说已经没法相信哪句真哪句假!她痛哭流涕,说一定会改,希望我帮她向老师求求情,不要不理她,还掏出“检查”给我看,以表她的改过的决心。彼时,离开考也就几分钟了,为了让她准时参考,我赶紧答应了她。
吴娥说,我知道,这穆和丽莎可是你的高徒,你当然心疼。
罗娟说,是啊,这孩子文化成绩不怎么样,但是有舞蹈的天赋,在我看来就是好学生!
大家边等边聊,不一会儿,艾米丽和夏志,王勇和阿祥,都陆续到来。菜陆续上来了,大家入席就座,互相又聊开了。吴娥想起了喀什第一看到艾米丽的时候,细心观察艾米丽用餐的情景,暗自笑了。如今艾米丽跟大家已经熟悉了,可说是在草原一起摸爬滚打过。
吴娥端起酒杯,站起来履行晚宴主持人的角色,说,今天我们设宴款待艾米丽两口子,我们要用赣南老表的热情来招待好上海,也可以说是赣沪两地的人民与新疆心连心,在座正好也有新疆人民依布力,我提议今天晚上我们尽情吃喝,一醉方休!
艾米丽和夏志赶紧站了起来,说,谢谢赣南人民,谢谢新疆人民!我还要感谢黄骠马,让我们大家聚到了一起!包厢里响起了一片杯盏交错的声响。接着是一片落座时凳子挪动的声响。
吴娥看到大家坐好,就问旁边的艾米丽,见到黄骠马了?艾米丽说,见到了,幸亏李队帮忙!
李队笑着说,这阿迪拉依报了个假案,害得我们四处奔波,我可不会放过他,我回到阿克陶就去训马场,果然找到了他,说是被聘请为训马员了,不过看上去他并不开心,他跟赛马场老板的训马观念不一样,他希望让黄骠马有一半时间在草原,他还说上次输给了黑马,并不是黄骠马不行,而是他出了纰漏。
吴娥疑惑地问,纰漏?
艾米丽接过去说,这阿迪拉依告诉我说,那天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赛马活动中,最后一圈时他以为稳操胜券,结果过于大意,朝台上的宣传画看了一眼,这画中的玛纳斯和骏马迷住了,他精神恍惚了片刻,而就在这个片刻,他忘记了为黄骠马抹去眼睑的汗水,导致马糊了眼神,放慢了脚步。
王勇听了,笑着说,这个阿迪拉依,这一片刻肯定以为自己就是玛纳斯了,而忘了是在赛马场。
艾米丽说,阿迪拉依是个好骑手,也是个好牧民,他进了训马队,就定居在昆仑佳苑,算是一个进城的牧民了,但他非常想回草原去,奥依塔克有他的牧场,他还说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放马方式,你知道吗?就是王勇老师提到过的斯巴达人的方式。
吴娥说,哦,我知道了,是“让马闪闪发光的树”吧?罗娟疑惑地问,你是说沙棘?
艾米丽说,对对对,阿迪拉依说今年黄骠马的失利是他分神所致,而不是他的训马方式出了问题,但训马场老板不相信,说黄骠马需要在训马场适应有规则的运动,才能在赛马时笑到最后,阿迪拉依跟老板说黄骠马喜欢吃沙棘,现在正是金秋十月,叶子绿而果子黄,戈壁上、草原上有吃有喝,可以让马儿膘肥体壮,要让马儿跑就得让马儿吃好。
李知展笑着说,这个阿迪拉依的话,真是让人难以相信呀,就算是马归草原吃沙棘算是个理由,但保不准是他自己思念草原了!
王勇说,牧民进城需要心理过渡,昆仑社区的干部邀请我进社区搞讲座,就是做这方面的文化讲座。李知展问,你是怎么备课的呢?先跟我们讲讲吧!依布力的阿塔和阿帕,还在想着回老家建房子,也太需要听这种课了!
依布力说,阿塔和阿帕都答应你进城了,你还有话说的!我们阿塔可不是塔依尔,也不是老拉扎尔,否则你别想和我在一起!
王勇说,牧民不想进城,各有各的因素,生活习惯和文化心理,都各不相同。我想跟牧民交流的是玛纳斯奇的命运,你看,现在哪里的牧民还会成群地围着篝火听《玛纳斯》呢?都是手机呀电视呀。我收集了一下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的视频,准备放给大家看,让大家知道英雄史诗《玛纳斯》,在帕米尔高原有了不一样的传播方式。
李队说,哦,你既讲史诗《玛纳斯》,又讲史诗的现代传播,这样牧民喜欢听,去年在新疆乌恰县,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曾经同台汇演。王勇说,我看过那场盛会的视频,首先演出的是《格萨尔》,接着登场的是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歌舞团带来的《江格尔》,压轴的是我们克州歌舞团的歌舞剧《玛纳斯》。
罗娟说,是啊,《玛纳斯》多少年来都是口头传唱,现在有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歌舞剧形式演绎《玛纳斯》,具有连贯性和灵动性,更容易被观众接纳,也更具有传播性。
阿祥说,看来我们的“读书班”也要“与时俱进”,让干部懂得牧民的这些心理啊!吴娥对柯克纸说,你们单位搞的“读书班”,你参加了吗?柯克纸说,当然!我除了跑步,读书也是紧跟着阿祥的!
阿祥笑着对柯克纸说,这不是谁跟谁的事啊,我不比你读的书多啊,我就是搭起个平台,让单位喜欢读书的人聚到一块交流,也引导青年干部多多读书,不要成天玩手机、逛大街。
李队说,你们的读书班,我看可以请王勇作为顾问,到时一起分享阅读史诗《玛纳斯》。对了,你们读书班,能坚持下去吗?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看网络小说的倒不少。
阿祥说,看网络小说也是读书,我们“读书班”能够坚持下去,是因为我们简单易行。接着,阿祥介绍了来新疆办“读书班”的想法。
以前,阿祥在老家楼下租下了一个 20来平方的屋子,准备像民族英雄左宗棠年轻时一样办个书院。无奈,为了生计琐事缠身,想法只是想法,书斋就成了喝茶、读书、会友的去处。这次到新疆工作,他想起左宗棠先生的功业,又萌生了举办读书班的想法。读书班非常简单,就是每个周末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下一周读书篇目,读书班成员利用一周时间对该篇目进行阅读和誊抄,在周末时进行读书分享,并上交誊抄件。
吴娥惊讶地说,誊抄?
阿祥郑重地说,对,誊抄经典文章,是我们读书班的一大特色。誊抄或者叫抄书,是中华文明的传统。未发明印刷术之前,书籍流通全靠手抄。印刷术广泛应用后,抄书就成了一种读书的方法,比如这大文豪苏东坡。通过誊抄而通读文章,一方面练字修心养性,另一方面入眼、入手、入心,有助于消化、吸收精华,融化成自己的血肉。对了,我们读书班还印制了专门用于誊抄的稿纸,到时可以装订成册各自留念。
王勇感叹说,你们公安拿枪的,还想到了拿笔读书,真是不简单啊,我们援疆支教的老师得向你们学习!
艾米丽却表示疑惑,说,你们这种读书方法,年轻人喜欢吗?我们这些字写不好的,哪有心思抄下去呀?
阿祥笑着说,这原本是我小时候的习惯,在老家农村,我五年级的暑假抄完了一本领袖诗词和一本《少年文艺》呢!后来遇到喜欢的文章就抄一遍,一是练字,一是增强记忆。现在看来年轻人也喜欢,通过引导,他们发现可以练好字,可以记文章。当然,阅读誊抄后,最重要的环节是周末读书分享,这是读书活动的**。
王勇说,这个办法好,就像是文学沙龙。
阿祥说,我们读书班没有“文学沙龙”那么高雅,就是下里巴人的聚会。与人分享是人的天性,就像小时候看电视剧《西游记》,总是喜欢一堆人挤着看才够味,如果让你一个人看,总是会觉得少点什么。起初我以为分享会会冷场,还专门安排了人发言,后面才知道我的“以为”是多余的,每次分享都因为时间有限而让大家意犹未尽。
王勇说,如果大家读起了《玛纳斯》,这个分享会有多热闹啊,我看我就不当顾问了,我愿意来当读书班的一员,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多好!
阿祥说,我相信读书班能坚持办下去,秘诀就是“简单”二字,越是简单的事越容易坚持,越是复杂的总是长不了。我们读书班有四个简单,一是操作很简单,只要建一个微信群,及时发布读书篇目、分享会时间和地点;二是参加很简单,只要能读写汉字就可以参加,说白了只要能抄写文章就可以参加;三是要求很简单,一周阅读并誊抄一篇文章就行;四是场地很简单,阅读和誊抄文章场地自便,读书分享会可以在办公室、会议室、大礼堂,也可以公园里草地上,稍微安静些的地方都可以。
李队说,能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这个我支持,我也参加!
王勇说,阿祥的“读书班”倒是提醒我,以后进社区搞讲座,也不能只是我一个人讲,要让社区居民一起讲,讲他们的故事,再结合我们的文化分析、政策分析,这样就有了理论又有了实践。
吴娥看到大家聊得热闹,感慨地说,有了你们这群人,我看这阿克陶啊不像是边城了,倒像是文化中心了,是吧艾米丽,你们上海有没有这样热闹的文化活动呢?
艾米丽说,上海对口支援喀什,“文化润疆”是一项重要内容,这“文化润疆”就是搞这些事情啊,只是我没想到,你们支教的老师和援疆的公安,在阿克陶也自发地搞起了“文化润疆”。
吴娥说,菜齐了,我看把“文化”先放到一边,还是先大饱口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