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城内一座茶室里,刘光元请姚老板喝茶,两人谈论着鲍玉岩。姚老板盯着刘光元的眼睛说,听说你帮那个鲍玉岩开了个徽州小厨?
刘光元回避着他的目光,摇头说,哪是我帮呀,我干什么你不知道?
姚老板狡猾地笑着说,你是吃中介这碗饭的,无利不起早吗,对吧?
刘光元只好说,我吃的是中介这碗饭,就谈不上帮不帮了,我只是给鲍玉岩介绍了个门面,他的徽州小厨开得好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你是不是看人家的徽州小厨开的火了,红眼了?
姚老板向繁华的大街上望了一眼说,虽说鲍玉岩他惹我不高兴,可他本事还是有的。
刘光元不经意地笑了一下说,看人家结交的,不是大学者就是大记者,再不就是社会名流,这些人都常常光顾人家的徽州小厨呢。
姚老板若有所思的说,再要请人家回来,恐怕是不可能的喽。
刘光元点头说,是的,好马不吃回头草啊。
姚老板突然说,明天我去尝尝他的菜肴。
刘光元以为自己听错了,大惑不解地说,你敢去?
姚老板理直气壮地说,有什么不敢?他卖,我吃,也不是不付钱。
这姚老板还真是说到做到,第二天上午他就来到了徽州小厨,在一张桌子前坐下来。鲍玉岩立即上前招呼说,姚老板,你大酒楼的大老板怎么会到我这小铺来呀,真是稀客,欢迎欢迎啊!
姚老板说,欢迎就好,我还怕你不欢迎呢。
鲍玉岩笑着说,来的都是客,哪有不欢迎的道理。请问姚老板要点什么菜?
姚老板摆着谱说,一菜一汤,一个一品锅,一个面皮汤。
鲍玉岩大声说,好嘞,稍等,请喝茶,马上就到。
鲍玉岩转身离去,一个商人模样的人走进来。姚老板认得来人,站起来说,汪会长,你怎么来了?
汪会长望着他说,你都来了,我为何不能来?
姚老板笑着说,大会长是怎么知道这个小铺的?
汪会长在桌子前坐下来说,是听叶先生说的,他说这个徽州小厨有味道,我今天特地来尝尝。
姚老板也陪着坐下来说,哎呀,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吃铺能让你会长大驾光临啊,有时间也请到我们大富贵酒楼去坐坐。
汪会长敷衍说,一定,有时间一定去。
夜色笼罩下的杭州城非常美丽,白凤英带叶梦兰顺着古老的街道走进徽州小厨。叶梦
兰冲老周头伸出手说,徽州老乡,你好啊。
老周头尴尬地说,我一手面粉,怕沾到先生手上了。
叶梦兰哈哈大笑,老周头冲后厨喊道,玉岩,你来招待贵客,我到后厨忙去。
鲍玉岩把叶先生领到一张桌子前坐下来,叶先生爽快地说,我就喜欢来这里,我们可以痛痛快快地说徽州话了。
鲍玉岩说,是的,亲不亲故乡人啊。我说过,要让先生尝一尝我做的一品锅,您先坐。
叶梦兰笑着说,你也别急,要在炭火上煨四十分钟呢。
鲍玉岩说,多谢先生指点。说着就转身去了后厨。
白凤英陪着叶梦兰聊天。叶梦
兰望着白凤英说,会馆里的汪先生,鲍师傅去见过面吗?
白凤英说,玉岩到杭州后,一直为衣食奔波,会馆至今还一次没有去过,和汪先生也没有见过面。
叶梦兰说,那不行,有时间拿我的名帖,自己过去一次,出门在外不容易,说不定就会遇上什么事,有会馆在后面撑着,要好多了,如果资金一时有困难,也好周转。
白凤英高兴地说,那太谢谢叶先生了,玉岩现在是小面馆,要是有一天做大了,还真需要资金上的支持。
叶梦兰点头说,你不说我倒忘了,我正想和你说呢。徽州小厨应该扩大经营,现在的门面太小了,有什么困难,我可以支持一点,会馆也可以支持一下。
白凤英感激地说,叶先生,现在就谈扩大,是不是为时过早啊?
叶梦兰认真地说,不早,不早,你看看每天老周头门前围着多少人,差不多一个杭州城的徽州人都来了。哎,玉堂说好了要来的,怎么还不见他人呢?
白凤英说,是啊,他最近总是跑来跑去的,也不知忙些什么。
叶梦兰颇有感触地说,鲍玉堂是个有志向的青年,他的观点虽说有点激进,可那是青年人的一腔热血啊!
些刻鲍玉岩的一品锅已经做好了,他兴冲冲地端了上来。老周头放好碗筷,几个人围坐在一起。鲍玉岩揭开盖子说,叶先生,尝尝我做的一品锅。
叶梦兰用鼻子闻了闻那特有的香味说,真香,这个味道是久违了。玉堂还没有来,等等他吧。
鲍玉岩也有点着急了,就说,是啊,到这个时候了,他怎么还不来?
老周头边往外走边说,我去迎迎他。
鲍玉岩自信地说,叶先生,我不谦虚了,听我师傅说过,天下的一品锅,除了我的,就是他烧得有这么入味了。
白凤英笑着说,玉岩,你师傅真是这么说的啊,不是自我炫吧。
鲍玉岩憨厚地笑着说,真是这么说的,要是做不好,对不起我师傅,不信你就去问我师傅。
白凤英白了他一眼说,你师傅远在徽州呢,我跑去问,要害我跑断腿啊!
老周头走回来说,玉堂这时候还没有来,可能有什么要紧的事,大家就先吃吧,我去做面汤。
叶梦兰说,就一起吃吧。
老周头边走边说,你们先吃,我做好面汤就来。
鲍玉岩对叶梦兰说,叶先生,我们边吃边等玉堂怎样?
叶梦兰说,那也好,我们就尝尝玉岩做的一品锅,有没有他师傅说的那么好。
白凤英调皮地说,玉岩哥,你真的能超过你师傅吗?
叶梦兰笑着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古亦然。
鲍玉岩笑着对白凤英说,看看叶先生是怎么说的,长江后浪推浪,你还不信吗?
叶梦兰尝了一口一品锅里面的菜,慢慢品着。
鲍玉岩小心地问,叶先生,味道怎么样?
叶梦兰吸了一口气,定了一下心神说,好,不错,比你师傅鲍一刀做的不差,还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白凤英惊喜地说,真的呀?
老周头端过来一碗热腾腾的面汤说,叶先生,面
汤做好了。我这儿的面皮汤是徽州吃法,很多人过来就是专门来吃它的。上次叶先生吃的是玉岩做的,这次你尝尝我的手艺。
叶梦兰高兴地说,好,闻着就不一样。
白凤英也来了兴趣说,面皮汤,让我看看。
叶梦兰尝了口面皮汤说,你这个面皮汤里,除了时兴蔬菜,又加了几味料?
老周头说,也不多,就加了干笋丝,干蕨菜,还有一点点瘦肉丝,吃着还可口吗?
叶梦兰赞许地说,岂止是可口,简直是太可口了。
鲍玉岩乘机说,先生要不给这个面汤起个名字吧。
叶梦兰想了想说,好,我看这面皮,两翼翩然,状如蝴蝶,就叫它蝴蝶面吧。
老周头击掌说,好!蝴蝶面,多好听的名字。
白凤英也鼓掌说,形象,好名字。
鲍玉岩笑着说,蝴蝶面,形状恰如蝴蝶,在汤中有翩翩起舞之感,这名字起的美,多谢先生。
叶梦兰谦虚地说,随口来的事,别动不动就谢。玉岩,你进过新学堂吗?
鲍玉岩说,没有,我只读过私塾,家父是行伍出身,受父亲熏陶,我从小爱好习武,书读得不怎么好,只是认得字罢了。
叶梦兰感慨地说,认得字就好。我们徽州出来做馆子这一行的,老一辈中,大多是贫苦出身,没有什么文化,有很多菜都是口口相传,无法形成文字,影响了徽菜的发展。玉岩你少年有为,又有文化,将来的徽菜的发扬光大,就靠你们了。
鲍玉岩感动地说,我师傅也是这么说的,谢谢叶先生鼓励我。
叶梦兰即兴说,你现在虽然开的是小面馆,但是一个很好的开头。有小就有大,期望你能越办越大,以至统领徽菜,出人头地。
鲍玉岩激动地说,叶先生,我鲍玉岩决不辜负您的期望。先生,我还有个请求,
叶梦兰点头说,你尽管说。
鲍玉岩其实早就想好了,便说,请先生赐予墨宝,就写蝴蝶面三个字。
叶梦兰慷慨地说,没问题,我马上就写。
老周头收拾好一张桌子,把纸铺在上面,白凤英按着纸,鲍玉岩磨墨。叶梦兰略一沉吟,挥笔写下蝴蝶面三个大字。
白凤英含笑说,有了叶先生这三个字,玉岩哥,你的小面馆要门庭若市了。
叶梦兰摇头说,不要夸张嘛,关键还是这面的味道好,货真价实。我跟你们说,你们可别笑话,我现在一天不来这里,都不知道该怎么吃饭了。说着他自己哈哈大笑起来。
此时门外传来敲门声,老周头打开门,只见豆官出现在门口,就问,你怎么来了,玉堂呢?
豆官将一封信递上说,这是玉堂让我送来的,给玉岩哥的。
鲍玉岩将信打开,念道,因事突然,请原谅我不辞而别。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下,发动了反帝反封建的北伐战争,我即刻投奔北伐大军去了。玉岩,你同白凤英都是新青年,她不居官宦,不嫌平民,以新的爱情观念对你倾心爱慕,是难得的机缘,望你珍惜……
叶梦兰击掌赞道,好一个革命义士!
白凤英满怀深情地望着鲍玉岩,羞涩而又兴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