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时代地位
面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目标的临近,我国加快了深度改革和全面发展的步伐节奏。在中国全面走向现代化的全局中,社会组织也急需要健康发育、稳步发展,以适应打造中国改革开放升级版的需要。
社会组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治理”的出发点是激发社会活力,着力点是促进公民参与,落脚点是保障公平正义。构建国家和社会治理格局,需要社会各方面互动协商,以实现社会事务共同治理和社会服务协同承担。作为以志愿求公益的社会组织,其奉献性质和自治方式,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本,凝聚社会合作、培育参与能力,提升协商素质,降低政府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具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土壤价值。
社会组织是市场经济改革深化的延伸平台。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仅适用于商业经济,也同样适用于公益服务。在拓展经济改革和政府改革疆界的同时,将市场理念植入社会服务事业,既通过简政放权和社会参与来突破行政垄断,也通过公益服务的市场机制,激励社会组织竞争,提升社会组织质量,提高社会服务供给水平。
社会组织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器。社会组织汇聚各类优秀人才,联系多方面资源,在诸多领域具有很强的能量储备。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正在孕育出一个成熟的社会部门,对于转变发展方式,丰富产业形态,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都将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社会组织可分担政府卸载的部分职能。政府简政放权和社会承接分担,是相辅相成的重构过程,只有系统联动,才能改革到位。社会组织与公众生活更接近,服务活动方式更活,创新自由度更高,投入产出比更好。政府与社会组织有效合作,可以帮助减轻政府压力,缓解政府矛盾,改善政府形象,破解职能转变难题。
社会组织是通往现代社会秩序的重要组织机制。相对于传统控制机制下社会秩序目标的失效,现代社会秩序的有效性来自于公民参与权的实现。参与可以激发责任,激发觉悟,激发贡献,激发自律。社会组织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主体,其对于现代社会秩序的意义在于:通过组织化建设促进社会参与,通过自治责任强化组织自律,通过自发机制理性反应诉求,通过治理功能进行危机预警,通过平等互动疏通协商通道,通过组织沟通达成矛盾调解,有利于形成基于参与和自治的主人翁意义上的现代社会秩序。
社会组织是国家软实力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推动者。社会组织对公益慈善的追求,有益于促进公民道德的养成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对于塑造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于建设和提升国家软实力,都具有积极作用。
(本章完)